[實用新型]穿孔吸音復合鋁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449415.1 | 申請日: | 2019-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71350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黃波;林伊楓;林鵬;周森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巨星銘創幕墻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C2/292 | 分類號: | E04C2/292;E04C2/30;E04C2/32;E04C2/38;E04B9/04;E04B9/2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諾創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張云 |
| 地址: | 21300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穿孔 吸音 復合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復合鋁板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穿孔吸音復合鋁板,包括鋁板本體、加強板及巖棉板,鋁板本體的左右兩端均具有向上折彎的縱折邊,加強板放置在鋁板本體的上方,巖棉板放置在加強板上,鋁板本體的縱折邊向內折彎形成橫折邊,鋁板本體上貫穿有若干第一斜孔,加強板上貫穿有若干第二斜孔,本實用新型利用鋁板本體上第一斜孔及加強板上第二斜孔的設置,可有效延長聲波從鋁板本體到達巖棉板的路徑,使聲波預先與第一斜孔和第二斜孔的孔壁產生摩擦,消耗部分聲能,而后進入到巖棉板,由巖棉板對聲波進行緩沖和吸收,從而降低室內噪音;同時加強板的設置可有效補償因鋁板本體開設第一斜孔而損失的強度,避免該吊頂鋁板出現彎曲變形的情況。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復合鋁板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穿孔吸音復合鋁板。
背景技術
吊頂具有保溫,隔熱,隔聲,吸聲的作用,也是電氣、通風空調、通信和防火、報警管線設備等工程的隱蔽層,吊頂系統主要包括龍骨及搭接在龍骨上的鋁板,龍骨通過吊桿固定在墻頂上;
為了減少室內噪音,防止噪音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和學習,目前室內吊頂時采用穿孔鋁板作為吊頂板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多,穿孔鋁板的吸音原理為:利用聲波傳播時會與穿孔鋁板上密布的穿孔產生摩擦,從而消耗聲波的能量,使聲能轉化為熱能,起到吸音的作用;然而現有的穿孔鋁板普遍為單層結構,吸音效果不佳,且由于大量穿孔的開設會導致鋁板的強度變低,容易發生變形。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吊頂的穿孔鋁板普遍為單層結構,存在吸音效果不佳及容易發生變形的問題,現提供一種穿孔吸音復合鋁板。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穿孔吸音復合鋁板包括鋁板本體、加強板及巖棉板,所述鋁板本體的左右兩端均具有向上折彎的縱折邊,所述加強板放置在鋁板本體的上方,所述巖棉板放置在加強板上,所述鋁板本體的縱折邊向內折彎形成橫折邊,所述橫折邊壓緊在巖棉板的上表面,所述鋁板本體上貫穿有若干第一斜孔,所述加強板上貫穿有若干第二斜孔,所述第一斜孔與第二斜孔一一對應,所述第一斜孔和與其對應的第二斜孔連通。
本方案中利用鋁板本體上第一斜孔及加強板上第二斜孔的設置,可有效延長聲波從鋁板本體到達巖棉板的路徑,使聲波預先與第一斜孔和第二斜孔的孔壁產生摩擦,消耗部分聲能,而后進入到巖棉板,由巖棉板對聲波進行緩沖和吸收,從而降低室內噪音;同時加強板的設置可有效補償因鋁板本體開設第一斜孔而損失的強度,避免該吊頂鋁板出現彎曲變形的情況。
為了提高吸音效果,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斜孔與第二斜孔的傾斜方向相反;通過將第一斜孔和第二斜孔的傾斜方向相反設置,可有利于使聲波在第一斜孔和第二斜孔之間來回反射沖撞,從而逐漸消耗聲波的能源,達到更好的吸音效果。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斜孔從左至右向下傾斜,所述第二斜孔從左至右向上傾斜。
為了便于使加強板上的第二斜孔和鋁板本體上的第一斜孔一一對準連通,進一步地,所述加強板的左右兩端均固定有一定位腳,所述鋁板本體上貫穿有兩個與所述定位腳相對應的定位孔,所述定位腳插設在與其相對應的定位孔中;通過定位腳與定位孔的設置,可實現在定位腳嵌入到定位孔中時,加強板上的第二斜孔剛好與鋁板本體上的第一斜孔一一對應連通,從而便于加強板在鋁板本體上的安裝。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腳的底端向下凸出于鋁板本體的下表面;利用定位腳凸出鋁板本體下表面的部位可與龍骨形成橫向限位,防止該吊頂鋁板從龍骨上輕易的脫落。
進一步地,所述加強板的材質為鋼或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巨星銘創幕墻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巨星銘創幕墻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44941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