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換熱器及發動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447768.8 | 申請日: | 2019-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46079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5 |
| 發明(設計)人: | 徐有燚;王典汪;龐超群;余曉贛;張瑞;徐賽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銀輪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M5/00 | 分類號: | F01M5/00;F28F9/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師事務所 11646 | 代理人: | 郭俊霞 |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換熱器 發動機 | ||
本申請涉及換熱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換熱器及發動機,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具有進液側端面;所述換熱器還包括安裝于所述本體的擋水組件,所述擋水組件包括用于阻擋流向為第一方向的水流的第一擋水件,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擋水件位于所述本體的側面;所述第一方向與所述進液側端面垂直。本申請能夠避免目前發動機更換油冷器后換熱效果不理想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換熱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換熱器及發動機。
背景技術
油冷器一般安裝在發動機缸體內形成的容納腔中,冷卻液流入容納腔并流經油冷器以對油冷器內的機油進行冷卻。為提高對機油的冷卻效率,在制造時,油冷器的外壁一般與容納腔的內壁貼合,以盡可能避免冷卻液不流經油冷器,而是從油冷器與容納腔內壁之間的縫隙流過的情況。而隨著發動機的性能的提升,對油冷器換熱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發動機中原裝的油冷器無法滿足要求時,就需要更換換熱能力更強的油冷器,此時,會出現因更換后的油冷器與容納腔內壁不貼合而出現縫隙,導致部分冷卻液不流經油冷器而從縫隙流過,使換熱效果不理想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申請針對目前發動機更換油冷器后換熱效果不理想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換熱器及發動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申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換熱器,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具有進液側端面;
所述換熱器還包括安裝于所述本體的擋水組件,所述擋水組件包括用于阻擋流向為第一方向的水流的第一擋水件,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擋水件位于所述本體的側面;
所述第一方向與所述進液側端面垂直。
優選地,所述第一擋水件為板件;所述第一擋水件的板面的延展方向具有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分量,或者,所述第一擋水件的板面與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該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第一擋水件為板件,并使該板件能夠正面或傾斜阻擋在第一方向上流動的水流,提高了第一擋水件阻擋水流的能力,進而使更多冷卻液流經換熱器,使換熱性能有更明顯的改善。
優選地,所述第一擋水件沿所述進液側端面邊緣延伸的框形結構。
該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這使得環繞進液側端面形成對在第一方向流動的冷卻液進行全方位阻擋,進一步增加流經換熱器的冷卻液的量,提升換熱器的換熱性能。
優選地,所述進液側端面具有上游端,所述第一擋水件位于所述上游端處。
該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冷卻液流動至上游端時冷卻液流速較大,冷卻液很容易從上游端位置處的縫隙大量且快速的流過,而在上游端處設置第一擋水件能夠首先對冷卻液進行阻擋,有效的減少從縫隙通過的冷卻液的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冷卻液的流速,使冷卻液通過換熱器時能夠進行充分換熱,進而提高換熱性能。
優選地,所述上游端為所述進液側端面在第二方向上的一端;
所述擋水組件包括第二擋水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擋水件位于所述進液側端面遠離所述上游端的一端以阻擋流向為第二方向的水流;
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進液側端面并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該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當冷卻液流量和流速較大時,除可能在第一方向從上游端位置的縫隙流過外,冷卻液還會向其他方向流動并從相應的縫隙流過,設置第二擋水件則能夠直接對在第二方向上流動冷卻液進行阻擋,并盡可能將冷卻液限制在進液側端面處,使冷卻液通過進液側端面,進而提高換熱性能。
優選地,所述進液側端面用于在豎直方向上設置,在豎直方向上所述上游端為所述進液側端面的底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銀輪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銀輪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44776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聚酰亞胺膜生產用防堵流延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用于線路板檢測機的移料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