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纜線止動套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386148.8 | 申請日: | 2019-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43079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潘志平;王展;毛慧昇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冰藍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3/04 | 分類號: | H02G3/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何嘉杰 |
| 地址: | 528200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桃園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纜線 套管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纜線止動套管,包括條形的第一殼、條形的第二殼以及鎖緊組件,所述鎖緊組件能夠分別與第一殼、第二殼連接以驅使第一殼、第二殼拼接形成套管本體并鎖緊,所述第一殼上設置有貫穿兩端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殼上設置有貫穿兩端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與所述第二凹槽拼接形成夾持通道;利用第一殼或者第二殼遮蓋,第一殼與第二殼拼接形成套管本體,纜線從夾持通道中穿過,鎖緊組件驅使第一殼和第二殼夾持在纜線上,外部物品只能碰擊在第一殼或者第二殼上,無法直接接觸纜線,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可以制成較小體積,有針對性地對破損位置保護,延長使用壽命,減低維護成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纜線設備,特別是一種纜線止損部件。
背景技術
現有的纜線在收、放線等反復使用過程中,由于纜線直接與外界物品接觸,容易出現被硬物撞破、磨破或被尖利器刺破等異常情況,導致纜線出現破皮、破洞,出現內芯光纖裸露、折彎、傷裂等質量問題;嚴重影響纜線使用壽命;
遇到以上的情況,一般的處理方法是用電工膠布簡單纏繞,或者直接報廢更換纜線,同樣的,電工膠布抗磨損能力也一般,容易出現二次損壞,而直接更換纜線則非常浪費,導致成本增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提供一種纜線止動套管,能夠保護纜線破損位置,使用方便。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纜線止動套管,包括條形的第一殼、條形的第二殼以及鎖緊組件,所述鎖緊組件能夠分別與第一殼、第二殼連接以驅使第一殼、第二殼拼接形成套管本體并鎖緊,所述第一殼上設置有貫穿兩端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殼上設置有貫穿兩端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與所述第二凹槽拼接形成夾持通道。
所述鎖緊組件包括設置在第一殼上的軟性的卡條和第一通孔,以及設置在第二殼上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卡條與第一通孔分別設置在第一凹槽的兩側,第二通孔與第三通孔分別設置在第二凹槽的兩側,卡條上沿卡條的長度方向設置有多個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均能夠允許卡條穿過,所述第一通孔上設置有能夠與任一第一卡接件卡接的第二卡接件。
所述第一卡接件為第一齒牙,第一齒牙的一側設置有第一滑動面并且第一齒牙的另一側設置有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二卡接件為第二齒牙,第二齒牙的一側設置有第二滑動面并且第二齒牙的另一側設置有第二抵接面,第一滑動面與第二滑動面配合能夠允許卡條穿過第一通孔,第一抵接面與第二抵接面配合能夠阻礙穿過第一通孔的卡條脫出。
所述第一殼的橫截面呈半圓形,所述第二殼的橫截面呈半圓形。
所述第二殼的外側壁上設置有限制卡條位置的限位槽。
還包括可撕裂部,所述第一殼與第二殼通過可撕裂部連接。
所述第一凹槽的內壁上設置有第一軟墊片。
所述第二凹槽的內壁上設置有第二軟墊片。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一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優點或有益效果之一:
本實用新型止動套管,對于纜線上破損的部分,利用第一殼或者第二殼遮蓋,第一殼與第二殼拼接形成套管本體,纜線從夾持通道中穿過,鎖緊組件驅使第一殼和第二殼夾持在纜線上,外部物品只能碰擊在第一殼或者第二殼上,無法直接接觸纜線,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可以制成較小體積,有針對性地對破損位置保護,延長使用壽命,減低維護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止動套管的使用狀態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止動套管的立體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冰藍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冰藍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38614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空氣源熱泵冷熱雙蓄型空調裝置
- 下一篇:一種土木工程用沙石分選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