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電機轉子的鑄造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374452.0 | 申請日: | 2019-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10145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江家民;張熹文;鄒智鋒;周軍航;黎卓斌;何韶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肇慶動力金屬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24 | 分類號: | B22C9/24;B22C9/06;B22C9/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劉永康 |
| 地址: | 5260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電機 轉子 鑄造 模具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模具技術領域,提供一種用于電機轉子的鑄造模具,包括主模以及所述主模上的頂模,所述主模底部連接有澆注裝置,所述主模內設有鑄件;所述頂模設有向所述鑄件內延伸的凸模,所述鑄件內還設有凸環;所述鑄件的凸環與所述凸模之間還設有砂芯,所述砂芯用于縮小所述鑄件的凸環與所述凸模之間的拔模角度,所述砂芯上設有圍邊;所述鑄件的內壁與所述砂芯的圍邊在所述凸環上圍合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設有用于對所述凸環輪廓作鑄型補縮的內冒口。本實用新型對該鑄造模具的結構作改進,解決現有技術的鑄造模具,鑄造的鑄件拔模角度大,鑄型效果差的問題,有效地降低拔模角度,減少加工余量,提高鑄件的成型完整性,提高鑄造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鑄造模具技術領域,特指一種用于電機轉子的鑄造模具。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鑄造技術的日益發展,針對不同種類的工業零件進行鑄造的工藝技術也逐漸改進。例如:車輛零件方面,車輛種類繁多,其中電機轉子也因應各種獨特的車型及其發動機結構有所不同。作為鑄造生產廠家,需要根據具體制品的鑄造要求進行相應的鑄造設備及工藝調整,從而實現針對鑄造要求的批量生產。
如圖1至4所示,現有技術的電機轉子鑄造模具,包括主模1及其上的頂模2,主模1內設有鑄件4,該鑄件4為需要鑄造的電機轉子;主模1底部連接有注入鑄造液的澆注裝置3。所述頂模2底部設有向鑄件4內延伸的凸模21,并通過該凸模21與主模1的壓鑄配合,形成鑄件4的內表面形狀。
其中,該鑄件4內表面上的凸環41為根據鑄造要求需要鑄型的特殊結構,但由于僅采用該凸模21壓鑄,使得鑄件4內表面的凸環41成型角度較大,導致在拔模工序后需要對該鑄件4的內表面形狀作修復處理,加工余量大,鑄造效率低。而且,僅通過所述凸模21作鑄件4的內表面形狀壓鑄,該凸環41的上沿形狀難以成型,容易存在缺陷,鑄型效果差。因此,采用現有技術的電機轉子鑄造模具難以鑄造出符合鑄造需求的制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電機轉子的鑄造模具,解決現有技術的鑄造模具,鑄造的鑄件拔模角度大,鑄型效果差的問題,對該鑄造模具的結構作改進,有效地降低拔模角度,減少加工余量,提高鑄件的成型完整性,提高鑄造效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電機轉子的鑄造模具,包括主模以及所述主模上的頂模,所述主模底部連接有澆注裝置,所述主模內設有鑄件;所述頂模設有向所述鑄件內延伸的凸模,所述鑄件內還設有凸環;所述鑄件的凸環與所述凸模之間還設有砂芯,所述砂芯用于縮小所述鑄件的凸環與所述凸模之間的拔模角度,所述砂芯上設有圍邊;所述鑄件的內壁與所述砂芯的圍邊在所述凸環上圍合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設有用于對所述凸環輪廓作鑄型補縮的內冒口。
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電機轉子的鑄造模具,與現有技術相比,在鑄造模具上結合砂芯進行鑄造,在模具中設置砂芯,利用砂芯鑄造后的可消除性,使得在鑄造時縮小鑄件內表面上的凸環與凸模之間的拔模角度,從而修正拔模角度,有效地減少加工余量。而且,為了因應鑄件內表面上的凸環輪廓能完整鑄型,在鑄件內設置內冒口,所述內冒口設置在所述鑄件的內壁與所述砂芯上的圍邊在所述凸環上圍合形成的凹槽中,利用內冒口的鑄型補縮作用,有效地提高鑄件內表面上的凸環輪廓鑄型的完整性,進而提高鑄造質量。
其中,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冒口,是指為避免鑄件出現缺陷而附加在鑄件上方或側面的補充部分。在鑄造過程中,冒口的型腔是存貯液態金屬的空腔,在鑄件形成時補給金屬。冒口的主要作用是補縮,還具有防止縮孔、縮松、排氣和集渣的作用。因此,本實用新型的鑄造模具特別利用了冒口的補縮功能,解決鑄件成型的完整性問題。
進一步對所述鑄造模具結構作改進,所述砂芯為環狀砂盤,套接于所述鑄件與所述凸模之間,且所述砂芯的外表面與所述鑄件的凸環拼合,有效地填充所述鑄件內表面上的凸環與頂模上的凸模之間合模后的空隙,繼而修補拔模角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肇慶動力金屬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肇慶動力金屬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37445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