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帶框架的電子駐車制動鉗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370986.6 | 申請日: | 2019-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85962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6 |
| 發明(設計)人: | 徐逸;于正虎;劉鳳杰;李明;邵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陸汽車制動系統銷售有限公司;上海汽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D65/14 | 分類號: | F16D65/14;F16D12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城創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劉伍堂 |
| 地址: | 201821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框架 電子 制動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制動系統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帶框架的電子駐車制動鉗結構。一種帶框架的電子駐車制動鉗結構,包括制動鉗,其特征在于:在制動鉗的外側套設有制動鉗框架,所述的制動鉗框架的頂部呈圓弧形結構,位于制動鉗框架的頂部為頂蓋,制動鉗框架的左右兩側為側邊結構,制動鉗框架的前部為前蓋,所述的頂蓋、側邊結構、前蓋為一體成型結構。同現有技術相比,提供一種帶框架的電子駐車制動鉗結構,利用切向空間提高制動殼體的剛度,補足因殼體軸向體積減小損失的剛度,使得制動鉗整體高度滿足要求,同時切向面積增大使得兼顧固定式制動般的造型。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制動系統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帶框架的電子駐車制動鉗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車輛由于后軸載的增加,對后軸制動性能要求也隨之增加。有限的輪輞空間內要求較大的制動有效半徑,較大的制動盤,導致了卡鉗的安裝空間變小。這就要求在較小的空間里,布置下高剛度要求的制動鉗。另外,由于固定式制動鉗鉗不方便融合電子駐車功能,使得其在后軸的應用非常受限,導致一些高性能的車輛前軸配備固定式制動鉗,而后軸配備普通浮動卡鉗。固定式制動鉗切向面積較大而普通浮動卡鉗切向面積相對較小,前后卡鉗造型上的不協調影響了汽車的美觀度。目前市場上缺少既能滿足后軸性能要求,也能滿足外觀需求的電子駐車卡鉗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帶框架的電子駐車制動鉗結構,利用切向空間提高制動殼體的剛度,補足因殼體軸向體積減小損失的剛度,使得制動鉗整體高度滿足要求,同時切向面積增大使得兼顧固定式制動般的造型。
為實現上述目的,設計一種帶框架的電子駐車制動鉗結構,包括制動鉗,其特征在于:在制動鉗的外側套設有制動鉗框架,所述的制動鉗框架的頂部呈圓弧形結構,位于制動鉗框架的頂部為頂蓋,制動鉗框架的左右兩側為側邊結構,制動鉗框架的前部為前蓋,所述的頂蓋、側邊結構、前蓋為一體成型結構。
所述的頂蓋呈“m”型結構。
所述的側邊結構為矩形鏤空結構,并且左右兩側的側邊結構內側與頂蓋的左右兩側連接,左右兩側的側邊結構外側與前蓋的左右兩側連接。
所述的前蓋呈“n”型結構。
所述的頂蓋的前端與前蓋的上端的連接處為直角。
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提供一種帶框架的電子駐車制動鉗結構,利用切向空間提高制動殼體的剛度,補足因殼體軸向體積減小損失的剛度,使得制動鉗整體高度滿足要求,同時切向面積增大使得兼顧固定式制動般的造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制動鉗框架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3為制動鉗框架結構側視圖。
圖4為現有制動鉗結構。
圖5為現有制動鉗空間布置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空間布置示意圖。
參見圖1至圖3,1為制動鉗,2為制動鉗框架,2-1為頂蓋,2-2為側邊結構,2-3為前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在制動鉗1的外側套設有制動鉗框架2,所述的制動鉗框架2的頂部呈圓弧形結構,位于制動鉗框架2的頂部為頂蓋2-1,制動鉗框架2的左右兩側為側邊結構2-2,制動鉗框架2的前部為前蓋2-3,所述的頂蓋2-1、側邊結構2-2、前蓋2-3為一體成型結構。
頂蓋2-1呈“m”型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陸汽車制動系統銷售有限公司;上海汽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大陸汽車制動系統銷售有限公司;上海汽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37098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采用電子駐車制動的鼓式制動器
- 下一篇:一種鍋爐供暖系統泄壓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