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低溫帽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359575.7 | 申請日: | 2019-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56062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厚富;黃乾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杰亞(北京)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7/00 | 分類號: | A61F7/00;G08B21/18;G08B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吳大建;何嬌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低溫 | ||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低溫帽,帽體為多層結構,通過第二吸熱層和第一吸熱層設置不同吸熱元件,對佩戴者頭部進行降溫,該低溫帽體積小巧輕便,便于攜帶,適于戶外急救作業。當第一吸熱元件為相變材料、第二吸熱元件為混合后發生吸熱反應的物料時,利用吸熱反應使相變材料發生相變,然后再利用相變材料的逆相變過程對佩戴者頭部進行降溫,由于相變材料的潛熱非常大,且其在相變過程中,溫度不發生變化,所以此降溫過程可持續長時間長、降溫過程穩定,極大降低了對患者產生的不良影響。低溫帽在室溫條件保存即可,無需單獨的保存設備,使用時只消耗第二吸熱層,更換第二吸熱層后可重復利用,降低使用成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低溫帽。
背景技術
部分外傷、疾病如顱腦受外力損傷、患腦血管疾病等,臨床上患者常常表現為高熱,而高熱致使腦血流量、腦組織氧代謝增加,而引發顱內壓增高,加重對腦細胞的損害,從而加速各個器官的衰竭。對頭部進行局部降溫,可有效減輕腦水腫,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有效控制顱內壓,促進腦損傷病情的恢復,減少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當前,醫院普遍使用的各種降溫儀器有單帽、單毯、一毯一帽等各種形式,基本原理大同小異。如采用二次制冷技術(壓縮機制冷和半導體器件制冷),具有制冷量大、降溫速度快、控溫精確、平穩、連續工作時間長等功能優點;但采用二次制冷技術技術,設備一般都會由一個系統主機用來提供冷源及控制部分,因此設備通常比較大,攜帶不便,在診室、病房及手術室等地使用尚可,不便于用于戶外攜帶和使用。或者采用直接裝入冰晶的方式,體積小,攜帶方便;但采用直接將冰晶裝入帽體的方式,由于現有常規冰晶熱容量較低,不能長時間保持治療效果,而且冰晶必須事先保存在冰箱等低溫設備中,使用不便。
因此,采用二次制冷技術以及直接放入冰晶方式的頭部降溫設備均不適用于戶外急救作業。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多層結構的低溫帽,解決了現有頭部降溫設備體積大攜帶不便或者不能長期保持治療效果的,不適于戶外急救作業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低溫帽,其包括具有多層結構的帽體,所述帽體包括:
第一吸熱層,其具有結構框架及填充在所述結構框架內的第一吸熱元件;以及
第二吸熱層,其包括隔離部和第二吸熱元件,所述隔離部用于約束所述第二吸熱元件進行吸熱;所述第二吸熱層與所述第一吸熱層的一側緊密接觸;
其中,第一吸熱元件和第二吸熱元件不同。
優選地,還包括:
佩戴層,其構造成適于與佩戴者頭部緊密接觸的結構,所述佩戴層的一側與所述第一吸熱層緊密接觸,另一側在使用時與佩戴者頭部緊密接觸;以及
外殼層,其覆蓋所述第二吸熱層并設置在所述帽體的最外側;所述外殼層上設置有可以從所述帽體的外側打開和關閉的蓋體。
優選地,還包括:
測溫裝置,其用于檢測佩戴者頭部體表溫度;以及
報警模塊,其與所述測溫裝置相連,當所述測溫裝置測得的溫度低于預設值時,所述報警模塊報警。
優選地,所述測溫裝置的測溫觸點設置在佩戴層上與佩戴者頭部緊密接觸的一側。
優選地,所述第一吸熱層的結構框架與所述佩戴層的表面圍合形成密閉空間,所述第一吸熱元件填充在所述密閉空間內。
優選地,所述第一吸熱元件為相變材料。
優選地,所述第二吸熱元件為相互隔離的多種物料。
優選地,所述第一吸熱層與所述佩戴層之間具有鋸齒狀結合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杰亞(北京)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未經海杰亞(北京)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35957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捷鋼管涂刷夾具
- 下一篇:一種靜音降噪式伺服驅動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