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聽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333273.2 | 申請日: | 2019-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81114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麗;張潔;崔懷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7/02 | 分類號: | A61B7/02 |
| 代理公司: | 鄭州先風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郭銳 |
| 地址: | 45000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聽診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聽診裝置,包括防護套管,所述防護套管內部安裝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表面貫穿設置有導向孔,所述導向孔內部滑動安裝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上端安裝有上擋板,所述升降柱外側套裝有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位于所述上擋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間,所述升降柱底端安裝有限位板;所述防護套管外壁貫穿設置有通槽,所述限位板底端安裝有聽診頭,所述聽診頭遠離聽診端的外側連通有軟管,所述軟管從所述通槽內部穿出,所述軟管端部連通有導音管,所述導音管端部安裝有耳塞。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復位彈簧的彈力向上推動上擋板,能夠使聽診頭進入防護套管內部,對聽診頭起到保護作用,防止造成聽診頭磕碰受損。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輔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聽診裝置。
背景技術
聽診是用耳或聽診器來探聽人體內自行發出的聲音,多用于聽心音、呼吸音等。醫護人員可根據聲音的特性與變化(如聲音的頻率高低、強弱、間隔時間、雜音等)來診斷相關臟器有無病變,聽診器是醫務人員進行聽診的主要工具。但是,目前的聽診器對聽診頭不具備保護功能,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手持聽診頭,容易因為聽診頭掉落造成聽診頭磕碰受損,使用效果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聽診裝置,能夠對聽診頭起到保護作用,防止造成聽診頭磕碰受損,從而確保使用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設計一種聽診裝置,包括防護套管,所述防護套管內部安裝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表面貫穿設置有導向孔,所述導向孔內部滑動安裝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上端穿出所述防護套管,且安裝有上擋板,所述升降柱外側套裝有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位于所述上擋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間,所述升降柱底端貫穿所述固定板,且安裝有限位板;
所述防護套管外壁貫穿設置有通槽,所述通槽豎直延伸,且位于所述固定板下方,所述限位板底端安裝有聽診頭,所述聽診頭遠離聽診端的外側連通有軟管,所述軟管從所述通槽內部穿出,所述軟管端部呈“Y”字型結構,且安裝有導音管,所述導音管端部安裝有耳塞。
采用上述一種聽診裝置,使用裝置時,使所述上擋板豎直向上,將所述防護套管放置在需要進行聽診的部位,克服所述復位彈簧的彈力,向下壓動所述上擋板,所述上擋板通過所述升降柱帶動所述限位板下降,使所述聽診頭隨著所述限位板下降,直至所述聽診頭與患者聽診部位相接觸,通過所述聽診頭、所述軟管、所述導音管和所述耳塞便于醫護人員進行聽診,聽診結束后,松開所述上擋板,利用所述復位彈簧的彈力向上推動所述上擋板,使所述上擋板通過所述升降柱帶動所述限位板上升,所述聽診頭隨著所述限位板上升,并進入所述防護套管內部,通過所述防護套管對所述聽診頭進行防護,防止手持不穩,使所述聽診頭掉落在桌子等硬質表面造成磕碰,有助于提高裝置的使用壽命。
作為優選,所述升降柱和所述導向孔的截面均成方形結構,且所述升降柱和所述導向孔間隙配合。
作為優選,所述防護套管底端設置有硅膠墊,且所述硅膠墊表面貫穿設置有便于所述聽診頭穿過的通孔。
作為優選,所述防護套管外側安裝有固定環,所述固定環設置有兩個,且以所述防護套管的軸線對稱分布。
作為優選,所述上擋板表面設置有防滑紋。
作為優選,所述導音管外側安裝有耳罩,所述耳罩靠近所述耳塞。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在于:
利用復位彈簧的彈力向上推動上擋板,能夠使聽診頭進入防護套管內部,對聽診頭起到保護作用,防止造成聽診頭磕碰受損。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未經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33327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