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輥道推進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332151.1 | 申請日: | 2019-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59395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炎;楊慧;鄭素萍;王強;孫廣仁;王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39/12 | 分類號: | B65G39/12;B65G13/00;B65G47/8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澤專利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閆彪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推進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一種輥道推進裝置,屬于機械運輸裝置技術領域。該裝置的軌道包括支撐于支腿上的軌道,所述軌道由從入口至出口兩端傳動的一組按序排布動力驅動輥筒構成,所述輥筒包括入口段的若干長輥筒和出口段若干軸線對齊的成對短輥筒;所述成對短輥筒之間的間隔安置推進器驅動的可升降推手板,所述推進器含有沿輸送方向延伸的直線氣缸,所述直線氣缸的滑塊上安裝旋轉氣缸,所述旋轉氣缸的轉軸的轉臂通過連桿與上端裝有推手板的升降桿下端鉸接,所述升降桿與安裝在連接板組件上的滑套構成垂向移動副。本實用新型可以確保將物件從輥道推送到后續無動力工作臺指定位置,并且推進器成本經濟,只在需要時啟動工作,因此投資成本小,節省能源,運行經濟。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輥道運輸裝置,具體涉及一種輥道推進裝置,屬于機械運輸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據申請人了解,現有輥道運輸系統中,對于兩臺各自都有動力的連續輥道而言,只要設定合理的間距和動力值,就可以順利地將物件從一個輥道運輸到另一個輥道,也不難使物件停在任意指定位置。然而,當前輥道有動力、后工作臺為無動力輥道或者固定平面時,物件離開前輥道的最后一根輥筒后,理論上無法繼續在后工作臺被驅動前進。由于物件在從前輥道到后工作臺的過渡過程中,前輥道的動力(電機)除了需要克服物件與輥筒摩擦力外,還要克服比輥筒摩擦力大的物件與工作臺之間的摩擦力,方能完成所需輸送。否則,前輥道動力不足,將無法完成輸送過程,且可能損壞輥道和電機;而如果前輥道配備足以克服所有摩擦力的動力,則不僅增加成本,而且大部分時間浪費動力,當運輸物件自重較重時更是如此。
檢索可知,申請號為201420499373.3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輥道推送裝置,包括若干組由T型支架和傳送輥軸組成的輥道機構,還包括若干組架設在每組輥道機構上的輥道推送機構,該輥道推送機構包括氣缸控制器、由所述氣缸控制器控制的氣缸以及由所述氣缸推動的平行四邊推送機構,同時用連接軸將每一組輥道推送機構連接起來。此外,申請號為201710565712.1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帶鋼卷推送裝置、輥道系統及輥道系統的使用方法,其中的裝置包括氣缸、與所述氣缸相連的推送桿、以及推送桿導向機構,其中,所述推送桿導向機構包括通過第一連接件相連的上支座和下支座,所述上支座上設有上壓輪,所述下支座上與所述上壓輪的相對位置處設有下壓輪,所述推送桿設于所述上壓輪和所述下壓輪之間,所述上支座能夠繞所述第一連接件的中心軸線方向進行轉動且由此改變所述上壓輪和所述下壓輪之間的距離。
這些關于軌道推送的技術創新可以實現了物件運送到預定位置后的轉向推送,但均未能解決上述動力合理配置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不僅可以確保將物件從輥道推送到后續無動力工作臺指定位置,并且節能、經濟的輥道推進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輥道推進裝置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支撐于支腿上的軌道,所述軌道由從入口至出口兩端傳動的一組按序排布動力驅動輥筒構成,所述輥筒包括入口段的若干長輥筒和出口段若干軸線對齊的成對短輥筒;所述成對短輥筒之間的間隔安置推進器驅動的可升降推手板,所述推進器含有沿輸送方向延伸的直線氣缸,所述直線氣缸的滑塊上安裝旋轉氣缸,所述旋轉氣缸的轉軸的轉臂通過連桿與上端裝有推手板的升降桿下端鉸接,所述升降桿與安裝在連接板組件上的滑套構成垂向移動副。
這樣,入口放置的物件將在長輥筒和端輥筒的旋轉帶動下前進,當物件接近輥道出口、即安裝短輥筒處時,控制啟動推進器開始工作。旋轉氣缸的轉軸通過連桿使升降桿連同推手板升出到高于軌道上表面位置,接著直線氣缸由滑塊帶動推手板向輥道出口方向運動,將物件徹底推離輥道,直至到達后續工位的指定位置。
由于本實用新型除輥道之外還設置了推進器,因此可以確保將物件從輥道推送到后續無動力工作臺指定位置,并且推進器成本經濟,只在需要時啟動工作,因此投資成本小,節省能源,運行經濟。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完善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33215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燙金基膜的生產設備
- 下一篇:密封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