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軌道自動激光測徑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324986.2 | 申請日: | 2019-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18039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4 |
| 發明(設計)人: | 侯新宇;肖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太陽線纜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11/10 | 分類號: | G01B11/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納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劉曉敏 |
| 地址: | 523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軌 自動 激光 機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軌道自動激光測徑機構,其包括機架、激光測徑儀和同步驅動裝置,機架上的兩滑軌之間形成供線材通過的檢測通道,激光測徑儀包括激光發射端和激光收集端,相應位于兩滑軌上,并相向設置。巧妙設有檢測通道,可以供多條線材并行排列通過,合理采用分式結構將激光測徑儀分成激光發射端和激光收集端布置在檢測通道的兩側位置;當需要線材測徑時,通過同步驅動裝置驅動激光發射端和激光收集端同步移動至相應線材的位置處即可進行測徑,有效簡化傳統的激光測徑工序,提升工作效率,而且測量過程中無需勾線動作或接觸線材,避免刮傷或拉斷線材以及減少線抖動,確保輸線過程中的張力恒定,保證線材質量,提升產品合格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線徑激光測量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雙軌道自動激光測徑機構。
背景技術
電磁線生產,就是在銅線外面均勻的包覆一層絕緣漆膜,其包覆厚度的一致性對產品特性其決定性作用,所以對漆膜厚度的精確測量及控制是電磁線生產的關鍵環節。目前,最先進的測量方法是采用激光測徑儀。
公開號“CN205120051U”,名稱為“電磁線智能激光自動測徑控制系統”的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磁線智能激光自動測徑控制系統,它由線徑巡檢測量裝置和控制器組成;所述的線徑巡檢測量裝置是由控制器控制橫向和縱向移動伺服電機運行,使得上、下勾線輪勾住電磁線進入激光測徑儀的光束,從而測出電磁線的線徑,測量完成后控制器控制縱向移動伺服電機和橫向移動伺服電機回到原處,重新轉入下一條電磁線的測量工序。其雖然能實現原有電磁線生產中的人工測量直徑方式,改為全自動的直徑測量方式,提高自動化程度,但是在測量過程中,先需要通過上、下勾線輪勾住電磁線送入預定位置才能測徑,在測徑之后,再由控制器控制縱向移動伺服電機和橫向移動伺服電機回到原處進行放線,最后才能轉入對下一條電磁線進行測量工序。其的工作步驟較為繁瑣,周期長,而且隨著設備的小型緊湊化和實際應用過程中,經常出現無足夠的空間供上、下勾線輪的勾線動作;另外,在勾線過程中,也易因拉扯動作而對線材造成刮傷或拉斷,同時也產生線抖動現象,難以確保恒張力輸線。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巧妙、合理,能方便快速測出線徑的雙軌道自動激光測徑機構。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軌道自動激光測徑機構,其包括機架、激光測徑儀和同步驅動裝置,所述機架上設有兩條間隔平行設置的滑軌,兩滑軌之間形成供線材通過的檢測通道,所述激光測徑儀包括激光發射端和激光收集端,所述激光發射端和激光收集端分別相應位于兩滑軌上,并相向設置,所述同步驅動裝置設置在機架上,并能驅動激光發射端和激光收集端同步于滑軌上作往復運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機架包括支撐柱和支臂,該支臂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撐柱上,另一端水平延伸。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同步驅動裝置包括電機、雙出軸減速機、聯動軸、第一傳動組件和第二傳動組件,所述電機的驅動軸與雙出軸減速機的輸入軸相連接,所述雙出軸減速機的第一輸出軸通過第一傳動組件帶動激光發射端于滑軌上作往復運動,所述雙出軸減速機的第二輸出軸通過聯動軸同步聯動第二傳動組件帶動激光收集端于另一滑軌上作往復運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傳動組件包括第一主動輪、第一從動輪和第一皮帶,所述第一主動輪和第一從動輪設置在滑軌的兩端位置,且通過所述第一皮帶相連接,所述激光發射端的底面設有與所述第一皮帶相固定的第一鎖塊。所述第二傳動組件包括第二主動輪、第二從動輪和第二皮帶,所述第二主動輪和第二從動輪設置在另一滑軌的兩端位置,且通過所述第二皮帶相連接,所述激光收集端的底面設有與所述第二皮帶相固定的第二鎖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太陽線纜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太陽線纜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32498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手機框架結構
- 下一篇:一種大尺寸疊瓦電池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