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隔震建筑結構動力特性測試的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322132.0 | 申請日: | 2019-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42693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周光鑫;魏明宇;賴偉;吳東;勾婷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7/02 | 分類號: | G01M7/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建筑結構 動力 特性 測試 試驗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隔震建筑結構動力特性測試的試驗裝置,包括反力墻、液壓千斤頂、快速拆卸組件、輔助拆卸組件、液壓千斤頂支座和隔震支座組件;液壓千斤頂水平安裝在液壓千斤頂支座上,液壓千斤頂的底座頂設反力墻,頂頭通過快速拆卸組件頂設隔震支座組件,快速拆卸組件包括第一卸載塊和第二卸載塊。本實用提供的試驗裝置,液壓千斤頂和隔震建筑間的第一卸載塊和第二卸載塊,其連接面為相互貼合的斜面,以便于分離,在卸載時,利用翹桿和彈簧,使得第一卸載塊與第二卸載塊發生相對分離,第二卸載塊在重力作用下發生向下掉落,液壓千斤頂與隔震建筑發生相對脫離,使得隔震建筑在初位移測試試驗中能夠更好地進行自由振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試驗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隔震建筑結構動力特性測試的試驗裝置,屬于建筑力學測試試驗裝置領域。
背景技術
在我國尤其是在高烈度地震區,采用隔震技術的建設項目占新建項目比重日益增加。然而隔震建筑的實際隔震性能是否符合規范及設計的相關要求及既定目標則不得而知。因此通過隔震建筑的原位實體測試來檢驗該結構的隔震性能是非常必要的。
結構的動力特性包括結構自振頻率、振型和阻尼比等,是地震作用下結構響應的決定性因素。現有結構動力特性測試方法主要有環境激勵法、初位移法、穩態正弦激振法等,可根據所需目的選擇不同的測試方法。其中初位移測試法是對試驗結構施加一定程度的初始位移,然后突然釋放使隔震結構產生自由振動,進而測定其結構動力性能的一種測試方法。該方法具有適用性較強,可控靈活等特點。基于現有研究可知,初位移測試法是探究隔震建筑的實際隔震性能較為直接且有效的測試方法。
目前,初位移測試法的關鍵技術為位移的施加和卸除,其中卸載工作一定程度決定試驗的真實性及準確性。然而在現階段初位移測試試驗中的卸載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局限,如直接采用液壓千斤頂卸載時,千斤頂頂頭回位緩慢,卸載時間遠長于隔震支座回位時間,這將對隔震建筑的自由振動產生一定限制或約束;采用爆破法卸載時,將產生干擾測試結果的爆炸震動,影響測試結果的準確性。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隔震建筑結構動力特性測試的試驗裝置,該裝置能夠在實驗過程中快速地的完成隔震建筑的卸載工作,使隔震建筑在初位移測試試驗過程中能夠更好的發生并完成自由振動,有效提高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及可操作性。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隔震建筑結構動力特性測試的試驗裝置,包括反力墻、液壓千斤頂、快速拆卸組件、輔助拆卸組件、隔震支座組件和液壓千斤頂支座;
所述液壓千斤頂水平安裝在所述液壓千斤頂支座上,液壓千斤頂的底座頂設所述反力墻,頂頭通過快速拆卸組件頂設所述隔震支座組件,所述快速拆卸組件包括連接端為相互貼合斜面的第一卸載塊和第二卸載塊,所述輔助拆卸組件安裝在液壓千斤頂的底座和頂頭間。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液壓千斤頂對隔震建筑施加一定程度的初始位移,完成既定初始位移的施加后,對液壓千斤頂進行瞬時卸除液壓,隔震建筑發生回位及振動,進而實現對隔震建筑的結構動力特性測試試驗。液壓千斤頂和隔震支座組件間的第一卸載塊和第二卸載塊,其連接面為相互貼合的斜面,能便于其分離,在液壓千斤頂卸壓的同時,輔助拆卸組件加速液壓千斤頂的頂頭回位,使第一卸載塊和第二卸載塊發生相對分離,第二卸載塊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掉落,最終使液壓千斤頂與隔震建筑脫離,完成卸載工作。
進一步的是,所述快速拆卸組件還包括翹桿和卡桿;所述翹桿以第一卸載塊為支點,一端連接第二卸載塊,另一端連接卡桿;所述卡桿鉸接在所述液壓千斤頂的外側壁上。在加載時由于翹桿和卡桿的杠桿作用,能夠防止第二卸載塊在加載過程中發生向下滑落;在液壓千斤頂卸壓的同時,解除卡桿與翹桿的連接,向上提動翹桿,通過杠桿作用使得第二卸載塊和第一卸載塊相脫離,利于第二卸載塊發生向下掉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32213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葉輪泵
- 下一篇:一種防止淤泥堆積的沉淀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