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筒式減振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320210.3 | 申請日: | 2019-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56596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項文峰;李超;汪宏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州九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9/19 | 分類號: | F16F9/19;F16F9/32;F16F9/34 |
| 代理公司: | 臺州市方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郭斌斌 |
| 地址: | 3176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減振器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筒式減振器,屬于汽車減振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減振器減振效果不穩定的問題。本筒式減振器,包括儲油缸、工作缸、活塞桿和活塞總成,活塞總成包括依次穿設于活塞桿上的限位座、第一閥片、活塞、第二閥片和鎖緊螺母,活塞上沿活塞桿的軸向開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第一閥片和第二閥片分別用于封蓋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第一閥片與限位座之間設有第一墊片,第二閥片與鎖緊螺母之間設有第二墊片,第一閥片和第二閥片均采用彈性材料制成,第一閥片和第二閥片能夠在油液的壓力下發生彈性翹曲并分別打開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本實用新型的第一閥片和第二閥片與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配合更精確,減振更穩定。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減振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筒式減振器。
背景技術
為了提高汽車行駛時的舒適性,汽車的懸架系統中通常需要設置減震結構,目前,減震結構通常采用彈簧等彈性元件與減振器等阻尼元件并聯安裝的結構,通過彈性元件來減緩汽車行駛中產生的沖擊,并通過減振器產生的阻尼效果將彈性元件中的動能消除,其中,筒式減振器是汽車懸架系統中最常用的阻尼元件。
筒式減振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減振器內部油液不間斷通過窄小閥門而產生的阻尼來消耗振動能量,如中國專利(申請號:201520821107.2)公開的液力減振器的活塞總成,減振器包括儲液缸、工作缸、活塞桿和閥體總成,工作缸位于儲液缸內,活塞桿延伸于工作缸內,閥體總成密封固定于工作缸的底端,活塞總成固定于活塞桿的末端,活塞總成包括上下依次套設于活塞桿上的流通閥限位座、流通閥彈簧片、流通閥、活塞、伸張閥、支撐座圈、調整墊圈、伸張閥彈簧和壓緊螺母,使用時,活塞桿的端部和工作缸的底部分別與兩個相對振動的物體之間連接,使兩個物體相對振動時,活塞總成在工作缸內上下移動,通過油液頂開流通閥和伸張閥,使油液通過活塞總成在工作缸的上腔和下腔之間來回流動。由于流通閥和伸張閥均通過彈簧片或彈簧來提供預緊力,使流通閥和伸張閥能夠相對活塞上下移動,而彈簧本身結構的問題,即彈簧各處的厚度不可能完全一致,即彈簧存在一側厚一側薄,彈簧各處的彈力不能達到完全一致,使流通閥或伸張閥各處的受力存在不平衡,油液頂開流通閥或伸張閥時容易使其產生偏斜,使油液無法均勻的朝流通閥或伸張閥的周向均勻擴散,導致減振效果不穩定,而且流通閥或伸張閥的偏斜還可能導致其卡死在活塞桿上,從而進一步降低減振阻尼效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筒式減振器,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高減振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筒式減振器,包括儲油缸、位于儲油缸內的工作缸、插設于工作缸內的活塞桿和位于工作缸內并與活塞桿固連的活塞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總成包括依次穿設于活塞桿上的限位座、第一閥片、活塞、第二閥片和鎖緊螺母,所述活塞上沿活塞桿的軸向開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閥片和第二閥片分別用于封蓋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閥片與限位座之間設有使第一閥片與限位座之間形成間隙的第一墊片,所述第二閥片與鎖緊螺母之間設有使第二閥片與鎖緊螺母之間形成間隙的第二墊片,所述第一閥片和第二閥片均采用彈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閥片和第二閥片能夠在油液的壓力下發生彈性翹曲并分別打開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州九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臺州九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32021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