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背光組件、顯示裝置及生物特征檢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307785.1 | 申請日: | 2019-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40195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4 |
| 發明(設計)人: | 田浦延;李問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阜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7 | 分類號: | G02F1/13357;G06K9/00;G09F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光 組件 顯示裝置 生物 特征 檢測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背光組件,包括基底;多個第一發光單元,設置在所述基底上,所述多個第一發光單元彼此間隔排布,且正對所述顯示面板設置,所述多個第一發光單元用于朝上方的顯示面板面發光地提供可見光的背光光束,所述背光光束用于所述顯示面板的圖像顯示;和第二發光單元,用于發射檢測光束,所述檢測光束的波長不同于所述背光光束的波長,所述檢測光束能夠用于外部對象的生物特征檢測、圖像生成、坐標檢測。本實用新型具有較好的視覺效果和用戶體驗。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背光組件、顯示裝置及生物特征檢測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技術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于手機、平板電腦、相機等電子產品,用戶要求具有更多功能和時尚外觀。目前,手機的發展趨勢是具有較高的屏占比同時具有前置攝像頭自拍和人臉識別等功能。而隨著生物特征檢測系統支持的功能越來越豐富,需要設置的元件數量也越來越多,需要占據一部分生物特征檢測系統正面的顯示區域的位置,影響美觀和用戶體驗。
近來,為了實現全面屏或接近全面屏效果,屏下生物特征檢測技術應運而生,也就是將生物特征檢測模組放在顯示裝置的下方,通過顯示裝置發送或接收光束以實現生物特征檢測。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實現屏下生物特征檢測的背光組件、顯示裝置及生物特征檢測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顯示裝置的背光組件,所述顯示裝置還包括位于所述背光組件上方的顯示面板,所述背光組件能夠透過所述顯示面板發射檢測光束到外部對象,從外部對象返回的成像光束能夠透過所述顯示裝置傳輸到位于所述背光組件下方的一個檢測模組,所述檢測模組接收所述成像光束并轉換為對應的電信號以獲取外部對象的生物特征信息,所述背光組件包括基底;多個第一發光單元,設置在所述基底上,所述多個第一發光單元彼此間隔排布,且正對所述顯示面板設置,所述多個第一發光單元用于朝上方的顯示面板面發光地提供可見光的背光光束,所述背光光束用于所述顯示面板的圖像顯示;和第二發光單元,用于發射檢測光束,所述檢測光束的波長不同于所述背光光束的波長,所述檢測光束能夠用于外部對象的生物特征檢測、圖像生成、坐標檢測,所述第二發光單元的數量為一個或多個;其中,所述基底與所述第一發光單元和第二發光單元電連接,所述多個第一發光單元和/或第二發光單元為LED、Mini-LED或Micro-LED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成像光束為外部對象反射和/或透射的所述檢測光束,所述檢測光束包括或為近紅外光。
某些實施例中,所述多個第一發光單元在基底上形成面光源,所述第一發光單元和第二發光單元在所述基底上具有陣列分布、網格分布或非規則排布。
某些實施例中,所述檢測模組位于所述基底下方,所述基底能夠透射所述檢測光束,所述檢測模組透過所述基底接收所述成像光束。
某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發光單元設置在所述基底上方時:所述基底具有對應所述檢測模組的開孔,所述檢測模組透過所述開孔接收所述成像光束;或者所述基底具有對應所述檢測模組的透光區域,所述透光區域能夠透過所述成像光束,所述透光區域的材料和所述基底其他部分的材料不相同,所述檢測模組對應所述透光區域設置在所述背光組件下方;或者所述基底能夠透射所述成像光束。
某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發光單元設置在所述基底下方時:所述基底具有對應所述檢測模組和第二發光單元的開孔,所述第二發光單元透過對應開孔透射所述檢測光束,所述檢測模組透過對應開孔接收所述成像光束;或者所述基底具有對應所述第二發光單元和檢測模組的透光區域,所述透光區域能夠透過所述檢測光束和成像光束,所述透光區域的材料和所述基底其他部分的材料不相同,所述第二發光單元和檢測模組分別對應所述透光區域設置在所述背光組件下方;或者所述基底能夠透射所述檢測光束和成像光束。
某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發光單元的尺寸級別在10微米~500微米之間,所述第二發光單元的尺寸級別在10微米~500微米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阜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阜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3077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大風量有機廢氣催化焚燒爐
- 下一篇:一種殺菌防潮塑料包裝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