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軟基處理的預制變直徑孔管樁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304985.1 | 申請日: | 2019-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85718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6 |
| 發明(設計)人: | 柳俊;萬夢華;張振禮;程波;楊趙停;沈湘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3/08 | 分類號: | E02D3/08;E02D3/10;E02D5/6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處理 預制 直徑 孔管樁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于軟基處理的預制變直徑孔管樁結構,涉及預制管樁領域。針對現有相等孔徑的樁身小孔不能將較深處樁體周圍土體內增加的孔隙水快速排入管腔問題,沉樁過程中排孔隙水的同時樁周土體容易堵塞樁身小孔以及造成樁周土體流失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管樁壁設置開設若干孔徑沿著管樁的軸向由樁頂至樁底逐漸增大的樁身小孔即變直徑孔,能更快速的將超孔隙水排出,防止沉樁事故發生;通過在管樁壁的外側包裹土工布,利用土工布的反濾和排水的作用,使得樁周土體內的超孔隙水和氣體通過土工布的孔隙排入管內管腔,同時將土顆粒等攔截,防止土體堵塞樁身小孔,并能夠保持樁身小孔范圍內水土工程的穩定,防止局部范圍內的水土流失。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預制管樁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軟基處理的預制變直徑孔管樁結構。
背景技術
我國沿江和沿海地區,存在著深厚軟基,預制管樁因其優越性被廣泛用于我國各類建設工程的地基處理中。但是管樁沉樁過程產生的擠土效應會使樁周土體內的超孔隙水壓力迅速上升,且隨著樁體貫入深度的增加不斷遞增,從而造成斷樁、土體位移等不良影響。
已有工藝:為減輕沉樁過程中產生的擠土效應、加快超孔隙水壓力的消散,現有的工藝技術是在管樁管壁上開設一些相等直徑的樁身小孔,沉樁過程中樁周土體內的超孔隙水可以通過樁身小孔排入管腔,同時通過水泵抽出以減輕擠土效應,減小超孔隙水壓力值、加速其消散,達到減少沉樁事故的目的,但已有工藝仍存在以下不足:
1、已有工藝樁身開設的樁身小孔孔徑相等,未考慮沉樁過程中超孔隙水壓力與深度、樁身小孔開孔孔徑間的關系,對于樁長較長的開孔管樁,相等孔徑的樁身小孔不能很好的將較深處樁體周圍土體內增加的孔隙水同時快速排入管腔。
2、已有工藝能有效減輕擠土效應的原因在于沉樁過程中,樁周土體內的超孔隙水可以通過管樁壁上的樁身小孔流入管腔,再用水泵將水排出,以減小土體內的超孔隙水壓力。但是沉樁過程中,樁周土體會堵塞樁身小孔,若樁身小孔都被土體完全堵塞,就失去了樁身開孔的作用。
3、已有工藝在排孔隙水的同時會造成樁周不同土層的土體(如:淤泥質土)流失,也會存在一定的沉樁風險。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軟基處理的預制變直徑孔管樁結構,用于解決現有相等孔徑的樁身小孔不能將較深處樁體周圍土體內增加的孔隙水快速排入管腔問題,沉樁過程中排孔隙水的同時樁周土體容易堵塞樁身小孔以及造成樁周土體流失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軟基處理的預制變直徑孔管樁結構,包括管樁以及土工布,所述管樁包括一管樁壁,所述管樁壁內具有一個貫通樁頂與樁底的管腔,所述管樁壁上設有若干樁身小孔,所述樁身小孔的孔徑沿著管樁的軸向由樁頂至樁底逐漸增大,所述土工布包裹于所述管樁壁的外側。
優選的,在上述的用于軟基處理的預制變直徑孔管樁結構中,所述樁身小孔的孔徑比相鄰的上一水平高度的樁身小孔的孔徑大1/12~1/8。
優選的,在上述的用于軟基處理的預制變直徑孔管樁結構中,所述土工布圍繞管樁壁的外圍包裹一圈,通過土釘固定土工布的搭接部分,且所述土工布與管樁壁兩端齊平。
優選的,在上述的用于軟基處理的預制變直徑孔管樁結構中,所述土工布的搭接寬度為0.2m以上。
優選的,在上述的用于軟基處理的預制變直徑孔管樁結構中,所述土工布為滌綸短纖針刺土工布。
優選的,在上述的用于軟基處理的預制變直徑孔管樁結構中,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樁身小孔為一個,所有樁身小孔的連線與管樁的中心軸平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3049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