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肺部腫塊或結節的穿刺模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289059.1 | 申請日: | 2019-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34985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馮越;徐芬;李少沖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醫院 |
| 主分類號: | G09B23/28 | 分類號: | G09B23/2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劉元慧 |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肺部 腫塊 結節 穿刺 模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用于肺部腫塊或結節的穿刺模型,該穿刺模型由人體胸廓骨骼模型、人工皮膚、模擬肺部組織、模擬肺結節或腫塊結構組成,人工皮膚設置在人體胸廓骨骼模型的外表面上,模擬肺部組織設置在人體胸廓骨骼模型的內部,模擬肺結節或腫塊結構設置在模擬肺部組織的任意部位。本實用新型穿刺模型,價格低廉,便于就地取材或自己組裝,容易獲得,便于推廣。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學訓練模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肺部腫塊或結節的穿刺模型。
背景技術
近幾年肺結節和腫塊的CT檢出率越來越高,為了結節或腫塊性質的鑒定或肺結節(腫塊)微創手術前的定位,CT定位下肺結節(腫塊)穿刺術在放射科開展越來越多。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減輕病人痛苦,放射科醫師需要反復練習這一項技術。醫學模擬教學飛速發展的今天,高端智能化的教學模型不斷研發生產,但價格昂貴,動輒百萬,因此,設計一種價格低廉且可以同樣達到訓練目的穿刺模型十分有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設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肺部腫塊或結節的穿刺模型。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加以實現:
所述的用于肺部腫塊或結節的穿刺模型,其特征在于該穿刺模型由人體胸廓骨骼模型、人工皮膚、模擬肺部組織、模擬肺結節或腫塊結構組成,所述人工皮膚設置在人體胸廓骨骼模型的外表面上,模擬肺部組織設置在人體胸廓骨骼模型的內部,所述模擬肺結節或腫塊結構設置在模擬肺部組織的任意部位。
所述的用于肺部腫塊或結節的穿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擬肺部組織為卷成桶裝的海綿填充物結構。
所述的用于肺部腫塊或結節的穿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擬肺結節或腫塊結構為在CT下能夠顯影的圓球形結構。
所述的用于肺部腫塊或結節的穿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擬肺結節或腫塊結構設置有多個,且大小不等。
所述的用于肺部腫塊或結節的穿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擬肺結節或腫塊結構在CT下顯影的大小為10mm、20mm、40mm三種,且可被穿刺針穿透。
本實用新型穿刺模型,價格低廉,便于就地取材或自己組裝,容易獲得,便于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人體胸廓骨骼模型,2-模擬肺結節或腫塊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并給出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用于肺部腫塊或結節的穿刺模型,該穿刺模型在課程中用于模擬肺部結節或腫塊病人,供學習者在CT引導下做結節或腫塊穿刺用,以提高肺結節或腫塊穿刺的成功率和診斷正確率,減輕病人痛苦和經濟負擔,保障病人安全。
該穿刺模型由人體胸廓骨骼模型、人工皮膚、模擬肺部組織、模擬肺結節或腫塊結構組成,人工皮膚設置在人體胸廓骨骼模型的外表面上,模擬肺部組織設置在人體胸廓骨骼模型的內部,模擬肺結節或腫塊結構設置在模擬肺部組織的任意部位,該模擬肺部組織為卷成桶裝的海綿填充物結構,模擬肺結節或腫塊結構為在CT下能夠顯影的圓球形結構,且模擬肺結節或腫塊結構設置有多個,且大小不等,具體為在CT下顯影的大小為10mm、20mm、40mm三種,且可被穿刺針穿透,并且根據教學需要,可放置于內置模擬肺的任意部位。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是利用骨骼解剖教學模型,在模型的胸廓內放入卷成桶狀的海綿填充物,再在海綿填充物內放入各種大小的能在CT下顯影的圓球型肺結節模擬物,來模擬肺結節(腫塊)病人的肺部情況,供學習者在CT引導下做結節(腫塊)穿刺練習用。
本實用新型穿刺練習步驟:確定穿刺體位→放置定位鋼絲或者定位柵欄→常規CT掃描→確定穿刺層面→測量病灶邊緣距胸壁皮膚的垂直距離,確定穿刺點→測量穿刺點距胸膜的距離→測量穿刺點距離定位鋼絲的距離→用記號筆標記穿刺點→消毒、鋪單,局麻(局麻深度不要超過胸膜)→針頭留置于穿刺點(垂直于皮膚)→常規CT掃描→確定針頭指向病灶→確定外套管針進針距離,調整外套管針外壁彈簧刻度→囑患者屏氣→外套管針與針頭平行垂直皮膚表面進針,達預定刻度→囑患者平靜呼吸→常規CT平掃→確定外套管針到達病灶邊緣(針尖位于病灶邊緣內2-4mm),如有偏差可進行修正→穿刺活檢(3次)→常規CT掃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醫院,未經浙江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28905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