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作用于皮膚的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1921237489.9 | 申請日: | 2019-08-01 |
公開(公告)號: | CN21084498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6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建明 |
主分類號: | A61N1/44 | 分類號: | A61N1/44;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枝玲 |
地址: | 3351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皮膚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作用于皮膚的裝置,包括:殼體,其內形成有空腔;射頻發生機構,所述射頻發生機構包括:電池,其裝設于所述殼體中;高壓線圈,其電連接于所述電池;保持座,其裝設于所述所述殼體上;陶瓷片,其安裝于所述保持座上;其中:所述陶瓷片借由導線連接于所述高壓線圈,所述高壓線圈用于為所述陶瓷片提供高壓電以使所述陶瓷片發射出射頻光譜,所述射頻光譜用于作用于人體的皮膚。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作用于皮膚的裝置。
背景技術
人體面部容易滋生螨蟲,現有技術中去除或抑制螨蟲的方式主要采用涂覆藥物,然而,藥物在去除或抑制螨蟲的同時,卻對人體產生的一定的毒副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作用于皮膚的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作用于皮膚的裝置,包括:
殼體,其內形成有空腔;
射頻發生機構,所述射頻發生機構包括:
電池,其裝設于所述殼體中;
高壓線圈,其電連接于所述電池;
保持座,其裝設于所述所述殼體上;
陶瓷片,其安裝于所述保持座上;其中:
所述陶瓷片借由導線連接于所述高壓線圈,所述高壓線圈用于為所述陶瓷片提供高壓電以使所述陶瓷片發射出射頻光譜,所述射頻光譜用于作用于人體的皮膚。
優選地,所述高壓線圈與所述電池之間設置有控制線路板。
優選地,所述電池為蓄電池,所述蓄電池電連接有電源線,所述電源線從殼體引出。
優選地,所述陶瓷片外表面還貼附有聚碳酸酯膜。
優選地,所述陶瓷片借由扣蓋壓靠于所述保持座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用于作用于皮膚的裝置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借助于射頻發生裝置使得當陶瓷片靠近皮膚時,陶瓷表面所形成電離層和射頻光譜對人體的皮膚上細菌和螨蟲具有去除和抑制作用,該電離層和射頻光譜對人體的基體傷害較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提供的用于作用于皮膚的裝置的俯視圖。
圖2為圖1的A-A向剖視圖。
圖中:
10-殼體;20-電池;30-高壓線圈;40-保持座;41-扣蓋;50-陶瓷片;51-聚碳酸酯膜;60-導線;70-控制線路板;80-電源線。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用于作用于皮膚的裝置,該裝置包括殼體10和射頻發生機構。殼體10內形成有空腔。射頻發生機構包括:電池20、高壓線圈30、保持座40以及陶瓷片50。具體地,電池20裝設于殼體10內,高壓線圈30與電池20電連接,使得電池20用于為高壓線圈30供電,該高壓線圈30用于借助電池20的供電而產生高壓電。保持座40形成為喇叭狀,其裝設在殼體10上,陶瓷片50裝設于保持座40上,該陶瓷片50借助于導線60與高壓線圈30電連接,使得高壓線圈30能夠為陶瓷片50提供高壓電,陶瓷片50在高壓電的作用下,其表面產生電離層和射頻光譜,當陶瓷片50靠近皮膚時,該電離層和射頻光譜對人體的皮膚上細菌和螨蟲具有去除和抑制作用,該電離層和射頻光譜對人體的基體傷害較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建明,未經張建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23748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吸汗功能的鋼筆
- 下一篇:新型畜牧養殖用牧草收割機進料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