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顯示優化的烹飪器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208512.1 | 申請日: | 2019-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56862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朱澤春;談嘉偉;黎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九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C7/00 | 分類號: | F24C7/00;F24C7/08;F24C15/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117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顯示 優化 烹飪 器具 | ||
本實用新型屬于烹飪器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顯示優化的烹飪器具,包括面板,所述面板具有用以放置烹飪鍋具的加熱區,所述加熱區具有外邊界,所述烹飪鍋具底部在面板上的投影包含在加熱區外邊界內部,所述加熱區的外邊界,和/或加熱區外邊界的內外側附近具有熱顯示層,所述熱顯示層由熱致發光材料以噴涂、絲印、移印、涂膠、沉積、濺射方式之一形成于面板,所述熱顯示層吸收面板熱量發出光以向面板上方投射。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優化的烹飪器具,通過熱致發光材料形成熱顯示層,以面板部分區域受熱發光,優化了面板顯示效果,給以用戶直新穎而直接的視覺體驗;利用既有熱能,節能降耗,并且解決了面板顯示優化必須耗電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烹飪器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顯示優化的烹飪器具。
背景技術
電磁爐、電陶爐都是加熱器具,其由于使用方便而受到用戶的喜愛。但由于沒有明火,尤其是電磁爐,用戶在使用時沒有對加熱的直觀感受,難以區分不同功率或溫度狀態下機器的區別,體驗較差。目前,電磁爐、電磁灶燈等烹飪器具采用仿真火、虛擬火給予面板顯示優化,以增強視覺效果和操作體驗。現有技術中,有一種虛擬火顯示組件,采用獨立的顯示區域與加熱區域安裝組合,顯示區域在加熱區域外,通過燈光折射或反射產生的虛擬火焰顯示或投射到面板,裝置復雜,成本高,且不能在鍋具上投射形成虛擬火焰。
在另一種現有技術中,燈光透過面板透明的類似火焰的開孔,燈光從面板下方投射后形成火焰狀燈光,再投射到鍋底邊緣形成3D仿真火。該方案的虛擬火具有立體感,且制造成本低,但也需要耗電。
而電磁爐虛擬火的本意是為了更好的提示溫度或者功率,并且能從虛擬火中得出加熱狀態和趨勢,從而給用戶直觀的體驗。
眾所周知,烹飪器具在加熱后面板會殘余較高的溫度,面板的熱量隨著環境散失,實際上也是一種浪費。
因此,如能開發一種利用面板熱量來發出虛擬火的烹飪器具,則不僅可以節省燈光耗用的電量,還可給用戶一種新穎的顯示優化體驗,并且能起到高溫警示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在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顯示優化的烹飪器具。以簡單、低成本的方式實現烹飪器具面板熱致發光,并且能起到高溫警示作用,提高用戶的視覺體驗。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顯示優化的烹飪器具,包括面板,所述面板具有用以放置烹飪鍋具的加熱區,所述加熱區具有外邊界,所述烹飪鍋具底部在面板上的投影包含在加熱區外邊界內部,所述加熱區的外邊界,和/或加熱區外邊界的內外側附近具有熱顯示層,所述熱顯示層由熱致發光材料以噴涂、絲印、移印、涂膠、沉積、濺射方式之一形成于面板,所述熱顯示層吸收面板熱量發出光以向面板上方投射。采用熱致發光原理,利用現有能量形式,使面板熱量轉化為光能,在加熱區邊界附近形成發光層,優化了面板顯示效果,給以用戶直新穎而直接的視覺體驗,并且解決了面板顯示優化必須耗電的問題。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熱顯示層包括位于加熱區外邊界內側的內圖案層。內圖案層在加熱區內部,正對電磁線盤區域,溫度較高,使其能夠便于更快展示顯示效果。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熱顯示層包括貫穿加熱區外邊界內側和外側的中圖案層。貫穿外邊界內外的圖案層顯得活潑,對顯示效果的優化更為顯著。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熱顯示層包括位于加熱區外邊界外側的外圖案層。外圖案層擴大了面板顯示的展示范圍。
進一步,所述加熱區外邊界到加熱區中心距離D,所述內圖案層的外邊緣到加熱區中心的距離D1,0.65D1/D≤1。內圖案層的外邊緣到加熱區中心的距離與加熱區直徑之比限定了溫度分布較為合理的受熱發光區域范圍,便于觀察。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加熱區的外邊界附近還具有第二熱顯示層,所述第二熱顯示層由熱致發光材料以噴涂、絲印、移印、涂膠、沉積、濺射方式之一形成于面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九陽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九陽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20851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