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坑圍護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183200.X | 申請日: | 2019-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71286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鄭凱;胡正波;王金龍;蔡武林;梁廣威;曹鵬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7/04 | 分類號: | 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坑 圍護結構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坑圍護結構,包括基坑側支擋結構,基坑側支擋結構包括地連墻式圍護墻,圍護墻頂部設有第一冠梁,于第一冠梁的遠離基坑的一側施作有第二冠梁,第一冠梁與第二冠梁之間張拉有多根預應力錨索;第二冠梁下方土體內施作有錨拉基礎,并且錨拉基礎與第二冠梁固結為一體;于第二冠梁的外側形成有用于調節預應力錨索張拉力的作業平臺。通過在圍護墻外側施作錨拉基礎和第二冠梁,采用預應力錨索對圍護墻進行錨拉,通過預應力錨索張拉力的調節可良好地對基坑圍護墻內力和變形的調節控制,解決基坑圍護墻內外側水土壓力不易平衡的問題,克服了長距離錨索對周邊城市環境影響較大、內支撐體系成本較高、不對稱荷載基坑無法設計等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坑圍護結構,可應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地下空間開發、軌道交通工程等領域中的基坑圍護。
背景技術
在各類基坑設計中(房屋建筑工程、地下空間開發、軌道交通工程),常見的圍護工法為支擋式(如內支撐式、錨拉式、雙排樁等)、土釘墻、重力式水泥土墻、放坡等圍護結構。每種圍護工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內支撐式不能很好地適用于平面形狀不規則(如基坑平面形狀為“U”型)、平面面積較大或基坑不對稱土壓力(如偏載基坑)、施做內支撐不經濟的基坑;錨拉式基坑,錨索較長,如不能很好地回收,會給基坑周邊地下空間留下很多障礙,不利于基坑周邊地下空間的利用;雙排樁基坑采用平面剛架模型,不能及時調整支擋結構內力和變形;土釘墻支護時,當基坑潛在滑動面內有建筑物、重要地下管線時,不宜采用土釘墻;放坡基坑要求現場有很寬場地條件等。傳統的圍護結構體系均能滿足經濟、安全、便于施工等要求,但對于不對稱荷載、周邊環境復雜、大且不規則的基坑總在經濟、安全、實施便利性及對周邊環境影響中難以平衡,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工程的進度和工程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涉及一種基坑圍護結構,至少可解決現有技術的部分缺陷。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涉及一種基坑圍護結構,包括基坑側支擋結構,所述基坑側支擋結構包括地連墻式圍護墻,所述圍護墻頂部設有第一冠梁,于所述第一冠梁的遠離基坑的一側施作有第二冠梁,所述第一冠梁與所述第二冠梁之間張拉有多根預應力錨索;所述第二冠梁下方土體內施作有錨拉基礎,并且所述錨拉基礎與所述第二冠梁固結為一體;于所述第二冠梁的遠離所述第一冠梁的一側形成有用于調節所述預應力錨索張拉力的作業平臺。
作為實施例之一,各所述預應力錨索均水平張拉。
作為實施例之一,各所述預應力錨索相互平行。
作為實施例之一,各所述預應力錨索等間距布置。
作為實施例之一,所述錨拉基礎包括沿所述第二冠梁長度方向依次間隔施作的多個錨樁,各所述錨樁頂部均與所述第二冠梁固結。
作為實施例之一,所述圍護墻為鋼筋混凝土墻;所述基坑側支擋結構還包括防護墻,所述防護墻為素混凝土墻并且與所述圍護墻的外側墻面貼合。
作為實施例之一,所述防護墻與所述圍護墻成型于同一墻槽內。
作為實施例之一,所述錨拉基礎為地下連續結構并且其兩端分別連接有止水翼墻,所述止水翼墻延伸至與所述圍護墻搭接,所述錨拉基礎與兩所述止水翼墻構成止水帷幕。
作為實施例之一,所述止水帷幕與所述防護墻之間圍設形成加固區,并于所述加固區內施作有加固體。
作為實施例之一,所述錨拉基礎為錨樁連續墻或攪拌樁連續墻或素混凝土地下連續墻。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18320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玻璃制產品包裝裝置
- 下一篇:一種換位移動平臺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