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自動分析儀的人身防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172207.1 | 申請日: | 2019-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34497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7 |
| 發明(設計)人: | 閆偉峰;任永利;蘇濤;武文英;程衛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科華實驗系統有限公司;上海科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P3/12 | 分類號: | F16P3/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達專利事務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錫麟 |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自動 分析 人身 防護 裝置 | ||
一種用于自動分析儀的人身防護裝置,包括:帶有傳感器的翻蓋、底座、電動撐桿、控制板、防夾保護裝置、操控按鈕,其中:翻蓋與底座相連,防夾保護裝置設置于翻蓋上,兩根電動撐桿分別位于翻蓋內兩側并分別與翻蓋和底座轉動連接,控制板設置于底座內并分別與傳感器、防夾保護裝置、操控按鈕和電動撐桿相連。本裝置通過控制器控制電動撐桿自動翻蓋,防夾保護裝置防止手被夾住,實現了無需人手工即可打開或關閉翻蓋,有效的解決了手工打開翻蓋時工作針臂碰到人身的風險,對高速運動的分析儀器,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得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生化檢測領域的技術,具體是一種用于自動分析儀的人身防護裝置。
背景技術
自動分析儀器的翻蓋開啟關閉裝置不僅要符合整體造型的需要,而且要滿足安全、可靠及使用方面的要求。傳統儀器翻蓋開啟關閉通過氣動撐桿實現,主要是通過操作者手動進行操作,自動分析儀器的工作針臂高速運動,操作者的手臂存在碰到高速旋轉的工作針臂的風險,對操作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種用于自動分析儀的人身防護裝置,通過控制器控制電動撐桿自動翻蓋,防夾保護裝置防止手被夾住,有效的解決了手工打開翻蓋時工作針臂碰到人身的風險,對高速運動的分析儀器,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得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通過控制器控制電動撐桿進行翻蓋的自動打開關閉,內置有防夾保護裝置,從而實現翻蓋的自動控制。
本實用新型包括:帶有傳感器的翻蓋、底座、電動撐桿、控制板、防夾保護裝置、操控按鈕,其中:翻蓋與底座相連,防夾保護裝置設置于翻蓋上,兩根電動撐桿分別位于翻蓋內兩側并分別與翻蓋和底座轉動連接,控制板設置于底座內并分別與傳感器、防夾保護裝置、操控按鈕和電動撐桿相連。
技術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控制器控制電動撐桿自動翻蓋,防夾保護裝置防止手被夾住,實現了無需人手工即可打開或關閉翻蓋,有效的解決了手工打開翻蓋時工作針臂碰到人身的風險,對高速運動的分析儀器,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得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為電動撐桿示意圖;
圖4為控制板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為本實施例涉及的一種用于自動分析儀的人身防護裝置,其中包含:帶有傳感器8的翻蓋1、底座2、電動撐桿3、控制板4、防夾保護裝置5、操控按鈕6,其中:翻蓋1與底座2相連,防夾保護裝置5設置于翻蓋1上,兩根電動撐桿3分別位于翻蓋1內兩側并分別與翻蓋1和底座2轉動連接,控制板4設置于底座2內并分別與傳感器8、防夾保護裝置5、操控按鈕6和電動撐桿3相連。
當翻蓋1內的儀器運行時,翻蓋處于關閉狀態且傳感器8處于觸發狀態,當翻蓋1打開時,傳感器8狀態改變并觸發控制板4發指令至儀器停止工作。
所述的防夾保護裝置包括:防夾條501和設置于其內的信號采集器502,其中:防夾條501設置于翻蓋1的下邊沿,信號采集器502與控制板4相連,當關閉翻蓋1遇到障礙物擠壓防夾條501時,信號采集器502觸發并反饋控制板4,控制板4向電動撐桿3發出反轉指令并打開翻蓋1。
如圖4所述,所述的控制板4包括:中央控制器401和分別與之相連的電源402、總線403、報警機構404和穩壓電路405,其中:總線403通過跳帽406與信號采集器502相連,兩個穩壓電路405分別與關閉按鈕601和關閉到位開關按鈕602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科華實驗系統有限公司;上海科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科華實驗系統有限公司;上海科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17220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