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控制電磁閥的組合式接線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151330.5 | 申請日: | 2019-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63757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9 |
| 發明(設計)人: | 梁綿鑫;金忠新;蔣大用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博宇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31/06 | 分類號: | F16K31/06 |
| 代理公司: | 沈陽優普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李曉光 |
| 地址: | 110101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控制 電磁閥 組合式 接線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控制電磁閥的組合式接線箱,包括組別繼電器接線模塊、組別繼電器擴展模塊、繼電器交叉擴展模塊、第一、二電磁閥接線模塊以及電磁閥電源接線模塊,組別繼電器接線模塊一側通過組別繼電器干接點與電磁閥電源相連,另一側分別與各組別繼電器擴展模塊連接;各組別繼電器擴展模塊通過繼電器交叉擴展模塊與第一電磁閥接線模塊進行分組交叉接線,第一電磁閥接線模塊連接電磁閥組中各線圈的一個接線端,電磁閥組中各線圈的另一接線端經第二電磁閥接線模塊接回到電磁閥電源接線模塊。本實用新型采用M+N組合方式的組合式接線箱實現對M×N個脈沖電磁閥的控制,可減少大量的控制系統數字量輸出通道和電纜敷設,降低檢修及施工成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接線箱,具體為一種控制電磁閥的組合式接線箱。
背景技術
在環保工程建設中,為了滿足環境要求,需要多臺除塵設備同時工作。每臺除塵器都有若干脈沖電磁閥需要用控制系統控制。如有M臺除塵器,每臺除塵器有N個脈沖電磁閥,以往需要在控制系統中利用M×N個控制系統的數字量輸出通道及中間繼電器實現控制。以電解鋁廠凈化除塵器系統為例,有12組除塵器,每組34個脈沖電磁閥,則需要408個控制系統數字量輸出通道,控制系統數字量輸出通道資源占用多,電纜敷設繁瑣,工程量大,檢修任務重,施工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多臺除塵設備同時工作時制系統數字量輸出通道資源占用多,電纜敷設繁瑣,工程量大等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減少大量的控制系統數字量輸出通道和電纜敷設的控制電磁閥的組合式接線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一種控制電磁閥的組合式接線箱,包括組別繼電器接線模塊、組別繼電器擴展模塊、繼電器交叉擴展模塊、第一、二電磁閥接線模塊以及電磁閥電源接線模塊,其中,組別繼電器接線模塊的一側通過組別繼電器干接點與電磁閥電源相連,另一側分別與各組別繼電器擴展模塊連接;各組別繼電器擴展模塊通過繼電器交叉擴展模塊與第一電磁閥接線模塊進行分組交叉接線,第一電磁閥接線模塊連接電磁閥組中各線圈的一個接線端,電磁閥組中各線圈的另一接線端經第二電磁閥接線模塊接回到電磁閥電源接線模塊。
電磁閥組均分為M組,每組中有N個電磁閥,組別繼電器干接點至少為M個,組別繼電器接線模塊和電源接線模塊均為M個,每個至少含有一個端子;繼電器交叉擴展模塊為2N個,每個至少含有M個端子;組別繼電器擴展模塊以及第一、二電磁閥接線模塊均M個,每個至少含有N個端子;2N個繼電器交叉擴展模塊兩兩一對,每對繼電器交叉擴展模塊之間通過繼電器干接點連接或斷開。
M個組別繼電器擴展模塊中各端子分別與繼電器干接點輸入側的各繼電器交叉擴展模塊中的一個端子對應相連,繼電器干接點輸出側各繼電器交叉擴展模塊中的各端子連接第一電磁閥接線模塊的對應各接點;各繼電器交叉擴展模塊中與繼電器干接點相連側的M個端子短接。
繼電器干接點和組別繼電器干接點通過控制裝置進行斷開或閉合的邏輯控制。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優點:
1.本實用新型主要應用在多臺除塵器、且每臺除塵器多個脈沖電磁閥的場景,利用兩組中間繼電器接點的組合配置代替大量中間繼電器的直接輸出,通過采用M+N組合方式的組合式接線箱實現對大量的M×N個脈沖電磁閥的控制,可減少大量的控制系統數字量輸出通道和電纜敷設,減少檢修任務,降低施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氣原理示意圖。
其中,1為電磁閥電源,2為組別繼電器干接點,3為組別繼電器接線模塊,4為組別繼電器擴展模塊,5為繼電器交叉擴展模塊,6為繼電器干接點,7為第一電磁閥接線模塊,8為電磁閥,9為第二電磁閥接線模塊,10為電磁閥電源接線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博宇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沈陽博宇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15133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