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超重力微氣泡發生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140282.X | 申請日: | 2019-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54443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有智;成尚元;祁貴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F3/04 | 分類號: | B01F3/04;B01F13/10;B01F15/02;B01F15/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晉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 地址: | 030051***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重力 氣泡 發生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液兩相混合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超重力微氣泡發生裝置。包括轉鼓、填料、轉軸、電機和折流型機殼,轉鼓空心圓環型的內腔內裝有填料,轉軸設在轉鼓的中心且穿過殼體并與電機相連,轉鼓設置在折流型機殼內,折流型機殼上設置有進液管、氣體出口、進氣管和微氣泡液出口,進液管與轉鼓內腔的中央連接,且進液管中下端布有噴射孔;氣體出口設在折流型機殼的上部,管道呈S曲線型,氣體出口與折流型機殼連接處設有除沫器;進氣管沿折流型機殼周向分布有若干根,每根進氣管端頭連接垂直向下的氣體破碎件,微氣泡液出口設置在折流型機殼底部。本實用新型產生大量且均勻的微氣泡,由于該實用新型裝置處理量大,可實現大規模生產。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液兩相混合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超重力微氣泡發生裝置。
背景技術
微氣泡是指氣泡發生時產生直徑在幾微米到幾百微米范圍內的氣泡。相較于普通氣泡,微氣泡表面能高、停留時間長、氣液傳質率高并能自發產生自由基,具有增氧、凈水、殺菌、洗滌、去污、消毒等功效,可廣泛應用于水體增氧、健康醫療器械、氣浮凈水、生物制藥、土壤消毒、污水處理等領域中。
目前,微氣泡發生技術主要有五種:超聲波、細孔、氣液二相流體混合、加壓減壓和超高速旋回方式。如公開號為CN104803467A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包括臭氧發生器和發泡器,所述發泡器包括進口端、出口端、動力輸出裝置和旋轉攪拌裝置。該實用新型改善了傳統微氣泡發生裝置需要較高水壓的問題,但是操作繁瑣,設備結構復雜。又如公開號為CN105032223A的中國專利公開的一種微氣泡裝置,該裝置包括溶氣罐,溶氣罐上設有一通過主軸能相對于溶氣罐上下旋轉的水龍頭,并在水龍頭出水口處裝有起泡器。該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但是難以實現大規模高效制造所需微氣泡。
微氣泡產生的關鍵是氣液混合效果以及水分子切割破壞程度,這將直接關系到氣液接觸面積和氣含率,具體反映在氣泡直徑和氣泡數量兩大關鍵指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微氣泡發生器的性能和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超重力微氣泡發生裝置。
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超重力微氣泡發生裝置,包括轉鼓、填料、轉軸、電機和折流型機殼,轉鼓空心圓環型的內腔內裝有填料,轉軸設在轉鼓的中心且穿過殼體并與電機相連,轉鼓設置在折流型機殼內,折流型機殼上設置有進液管、氣體出口、進氣管和微氣泡液出口,進液管與轉鼓內腔的中央連接,且進液管中下端布有噴射孔;氣體出口設在折流型機殼的上部,管道呈S曲線型,氣體出口與折流型機殼連接處設有除沫器;進氣管沿折流型機殼周向分布有若干根,每根進氣管端頭連接垂直向下的氣體破碎件,微氣泡液出口設置在折流型機殼底部。
進一步的,氣體破碎件位于進氣管與折流型機殼連接端頭,氣體破碎件與進氣管方向垂直向下,氣體破碎件為回轉體狀,由3~5層環形結構構成寶塔型,且直徑小的一端指向折流型機殼內。
進一步的,環形結構表面均勻分布孔洞,孔洞可為平面型和立體型,且孔洞橫截面可為三角形、圓形、矩形或弓形,其中孔洞總橫截面積等于進氣管橫截面積。氣體由進氣管經氣體破碎件進入裝置內部,使“整塊”氣體被表面孔洞切割分散成若干小氣流后進入高速旋轉的填料,提高氣體湍動程度的同時增大了氣液接觸面積和表面更新頻率,使氣液兩相混合更為快速均勻。
進一步的,折流型機殼的上下兩端為平滑面,折流型機殼的周向呈鋸齒狀,鋸齒夾角大于30°小于120°。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混合物由填料甩出至殼壁,沿折流型機殼呈折線形軌跡流下,相比于傳統的直線型機殼,該設計延長了物料的停留時間,使氣液兩相混合更均勻,最終產生大量且均勻的微氣泡。
進一步的,進氣管沿殼體周向均勻分布,進氣管個數為2~6根管。
進一步的,填料是化工填料中的任意一種。如金屬絲網、耐腐蝕的塑料絲網、尼龍絲網或波紋板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北大學,未經中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14028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