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分類垃圾桶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138312.3 | 申請日: | 2019-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41781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翁春曉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美聯醫學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F1/00 | 分類號: | B65F1/00;B65F1/14;B65F1/16;B65F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電智臻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80 | 代理人: | 李曉雯 |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區花***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類 垃圾桶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分類垃圾桶,包括:桶體、桶蓋座、桶蓋、垃圾袋固定架,所述桶蓋座為安裝在桶體開口邊沿的可拆卸的環形框架,所述桶蓋為活動地安裝在桶蓋座上的蓋板,所述垃圾袋固定架于桶蓋座和桶蓋之間活動地安裝在所述桶蓋座上,所述桶蓋座、桶蓋和垃圾袋固定架上設有垃圾袋固定裝置。由于采用桶蓋座、桶蓋、垃圾袋固定架等的設計,本實用新型可以把多種生活垃圾分類封閉盛放,便于垃圾分類投送和處理;多個垃圾袋共置于一個垃圾桶內,提高了容積使用效率,實現了空間共享。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庭衛生或環衛用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可以進行分類放置垃圾的垃圾桶。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發展,垃圾處理越來越成為困擾人們日常生活的難題。垃圾分類是目前政府和社會大力推廣的措施,而且也已經日益深入人心。如果能將生活垃圾中分類出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以及危險垃圾,分別進行針對性的處理,剩下的作為一般垃圾進行填埋或焚燒,就會使部分垃圾變廢為寶,實現垃圾資源化處置。
目前,生活垃圾沒能在家庭實現有效的源頭分類的情況普遍存在,使從家庭收集后投放出的各種垃圾混在一起,造成集中投放后的垃圾分揀處理困難。所以,只有實現生活垃圾的家庭源頭分類收集,才能為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集中和分類處理奠定基礎。
要實現生活垃圾的家庭源頭分類,分類垃圾桶是必不可少的用具。現實的家庭中為垃圾分類在房間里擺放多個垃圾桶顯然不適宜,目前市售的多個分隔倉的分類垃圾桶存在著體積太大或者單倉容積太小,還分別需要多個桶蓋,難以實現單手掀蓋投放操作等應用缺陷,未能很好滿足生活垃圾源頭分類的家庭用具需求。因此,設計一種結構合理、操作簡便、容積適當、經濟適用的分類垃圾桶就顯得尤為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多個分隔倉的垃圾桶存在著體積太大或者單倉容積太小等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分類垃圾桶。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分類垃圾桶包括:桶體、桶蓋座、桶蓋、垃圾袋固定架,所述桶蓋座為安裝在桶體開口邊沿的可拆卸的環形框架,所述桶蓋為活動地安裝在桶蓋座上的蓋板,所述垃圾袋固定架于桶蓋座和桶蓋之間活動地安裝在所述桶蓋座上,所述桶蓋座、桶蓋和垃圾袋固定架上設有垃圾袋固定裝置。
進一步,所述垃圾桶包括2個于桶蓋座和桶蓋之間并置的垃圾袋固定架。
進一步,所述垃圾袋固定架通過限位固定單元活動地安裝在桶蓋座上。
進一步,所述限位固定單元為棘輪或凸軸。
進一步,所述桶蓋座、桶蓋、垃圾袋固定架為圓型、橢圓型、正方形或長方形。
進一步,所述垃圾袋固定架通過銷軸/釘活動地安裝在桶蓋座上。
進一步,所述垃圾袋固定架上設有把手,用于旋移所述垃圾袋固定架。
采用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用桶蓋座、桶蓋、垃圾袋固定架等的設計,本實用新型可以把多種生活垃圾分類封閉盛放,便于垃圾分類投送和處理;多個垃圾袋共置于一個垃圾桶內,提高了容積使用效率,實現了空間共享;疊放的桶蓋和垃圾袋固定架實現了垃圾袋方便的裝卸和兩個投放口在同一二維空間的轉換;再加上限位固定和把手設計,既減小了垃圾桶的體積,又極大地簡化了制作結構和操作步驟。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極簡型工業設計和極低的成本制作,有利于推廣應用。也可經美化設計成為高檔工藝用品,適于方便的放置于廚房、廳堂的各種位置。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實現可滿足生活垃圾的家庭源頭分類的需要,有效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最大瓶頸和困擾的解決。
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通過在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和/或流程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美聯醫學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中美聯醫學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13831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