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超濾膜清洗生產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135280.1 | 申請日: | 2019-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41023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巢鵬;郭文;許愛芳;錢進;張春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集萃智能制造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65/02 | 分類號: | B01D65/02;B01D61/20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業騰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李珍 |
| 地址: | 211899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濾膜 清洗 生產線 | ||
1.一種超濾膜清洗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工位和輸送線,所述清洗工位有若干組,所述清洗工位包括固定于地面上的支架(101)和儲液罐(102),所述儲液罐(102)下端的出液管(103)上依次連接有過濾器(104)、隔膜離心泵(105)和脈沖阻尼器(106);所述出液管(103)末端分為若干個支管(107),所述支管(107)連接氣動球閥(108)的進口,所述氣動球閥(108)的一個出口通過管道Ⅰ(116)與超濾膜(112)底部連通,所述氣動球閥(108)的另一出口通過廢液排出管(111)與廢液料箱(114)相連;所述管道Ⅰ(116)通過管道Ⅱ(117)連接磁翻板液位計(109);所述超濾膜(112)一側的支架(101)上安裝有光電傳感器(115),所述超濾膜(112)頂部設有通氣吹氣切換機構及通氣吹氣切換驅動機構;所述輸送線分別位于清洗工位的首端和尾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濾膜清洗生產線,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總控制柜、機器人(6)和機器人控制柜,所述機器人(6)位于機器人第七軸(7)上,所述機器人控制柜分別與機器人(6)和機器人第七軸(7)電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濾膜清洗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工位位于防爆房(13)內,所述清洗工位包括工位Ⅰ(1)、工位Ⅱ(2)、工位Ⅲ(3)、工位Ⅳ(4)和工位Ⅴ(5),所述工位Ⅰ(1)、工位Ⅱ(2)和工位Ⅲ(3)成直線設置為工位一組,所述工位Ⅳ(4)和工位Ⅴ(5)成直線設置為工位二組,所述工位一組和工位二組相對設置,所述工位一組和工位二組之間設有機器人(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濾膜清洗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1)包括底部雙層的底座(1011),下層所述底座(1011)由6組鏤空長方體框架組成T字形,上層所述底座(1011)由4組鏤空長方體框架組成一字形,上層所述底座(1011)兩端的前后兩側分別連接有4個氣缸固定座(1012);下層所述底座(1011)內有廢液料箱(114);上層所述底座(1011)上部固定有超濾膜安裝板(1014),所述超濾膜安裝板(1014)上開設有6個超濾膜安裝孔,所述超濾膜安裝孔上安裝有錐度盤(1015);上層所述底座(1011)后側固定連接有立架(1013),所述立架(1013)為凹字形,所述立架(1013)中部通過導軌Ⅳ(1216)連接有凹字形的安裝板Ⅲ(1217),所述安裝板Ⅲ(1217)上通過導軌Ⅴ(1219)連接有臺階形的安裝板Ⅳ(1218)。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濾膜清洗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107)和超濾膜清洗機構均有6組,所述超濾膜(112)底部設有膜夾具(110),所述膜夾具(110)為兩個相對的半圓弧形并分別與氣缸(113)相連,所述超濾膜(112)底部和膜夾具(110)之間設置有密封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濾膜清洗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線包括進料區輸送線(8)和出料區輸送線(9),所述進料區輸送線(8)與機器人第七軸(7)的首端垂直設置,所述進料區輸送線(8)的起始位置前側為叉車(12),所述進料區輸送線(8)的上方設有進料區物料架(11);所述出料區輸送線(9)位于最后一組清洗工位末端并與機器人第七軸(7)尾端平行設置,所述出料區輸送線(9)的上方設有出料區物料架(10)。
7.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濾膜清洗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氣吹氣切換機構包括安裝座(1201),所述安裝座(1201)包括底板和立板,所述底板上連接有吹氣頂蓋(1202)和端蓋(1203),所述吹氣頂蓋(1202)上連接有吹氣管(1204),所述端蓋(1203)上部連通外部大氣;所述立板頂部安裝有彈簧(1025),所述立板后側安裝有導軌Ⅰ(1206)。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濾膜清洗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氣吹氣切換驅動機構包括通氣吹氣切換驅動機構Ⅰ、通氣吹氣切換驅動機構Ⅱ和通氣吹氣切換驅動機構Ⅲ,所述通氣吹氣切換驅動機構Ⅰ和通氣吹氣切換驅動機構Ⅱ分別用于驅動左右兩側的2組超濾膜(112)頂部的通氣吹氣切換機構,所述通氣吹氣切換驅動機構Ⅲ用于驅動中間4組超濾膜(112)頂部的通氣吹氣切換機構;所述通氣吹氣切換驅動機構Ⅰ和通氣吹氣切換驅動機構Ⅱ均包括兩個垂直設置的氣缸Ⅰ(1211)和氣缸Ⅱ(1212),所述氣缸Ⅰ(1211)安裝于安裝板Ⅰ(1207)上,所述安裝板Ⅰ(1207)上還通過導軌Ⅰ(1206)安裝有通氣吹氣切換機構;所述安裝板Ⅰ(1207)通過導軌Ⅱ(1208)安裝于安裝板Ⅱ(1209)上,所述安裝板Ⅱ(1209)通過導軌Ⅲ(1210)安裝于支架(101)上;所述安裝板Ⅰ(1207)上正對氣缸Ⅰ(1211)的位置連接有壓塊Ⅰ(1213),所述安裝板Ⅱ(1209)正對氣缸Ⅱ(1212)的位置連接有壓塊Ⅳ(1221),所述氣缸Ⅱ(1212)安裝于支架(101)上;所述通氣吹氣切換驅動機構Ⅲ包括兩個垂直設置的氣缸Ⅲ(1214)和氣缸Ⅳ(1215),所述氣缸Ⅲ(1214)安裝于安裝板Ⅲ(1217)左側,所述氣缸Ⅳ(1215)安裝于支架(101)上并正對凹字形的安裝板Ⅲ(1217)的中間位置,所述氣缸Ⅲ(1214)和氣缸Ⅳ(1215)正對的安裝板Ⅲ(1217)和安裝板Ⅳ(1218)位置分別連接有壓塊Ⅱ(1222)和壓塊Ⅲ(1220);所述安裝板Ⅳ(1218)上通過導軌Ⅰ(1206)安裝有中間4組通氣吹氣切換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集萃智能制造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集萃智能制造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13528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