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涵洞支撐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126908.1 | 申請日: | 2019-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59646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吳忠良;郭斌;李財;王東振;張建國;劉躍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F5/00 | 分類號: | E01F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 地址: | 300222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涵洞 支撐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涵洞支撐結構,該支撐結構由兩組直角形涵洞支撐結構和連接橋組成,每組直角形涵洞支撐結構包括底部支桿、側壁支桿、支撐塊、反作用支塊、調節桿和雙向套筒。連接橋包括節點連接塊和節點連接桿;本實用新型的涵洞支撐結構能夠對涵洞進行有效支撐,該支撐結構為等腰三角形結構,等腰三角形結構力學性能穩定;涵洞支撐結構頂部的支撐塊作為涵洞頂部的支撐結構,通過斜邊的雙向套筒對支桿的支撐力進行調節;反作用支塊用以連接涵洞底部或者涵洞水平方向上的支撐柱,當本實用新型裝置抵在涵洞一側時,涵洞水平方向上的支撐柱抵在涵洞另一側與反作用支塊之間,此時水平方向上的支撐柱作為延長機構。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應于涵洞進行支撐的裝置結構,屬于涵洞建設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涵洞的修補檢修過程中,一般需要搭設腳手架或者設計單獨的加固裝置進行;實用新型專利CN201821248690.2公開了一種涵洞加固器,該加固器整體為等腰三角形,包括第一支撐件和第二支撐件,通過第一支撐件支撐在涵洞的兩側壁上,并作為第二支撐桿件的支撐基礎,保證涵洞兩側壁的支撐穩固;第二支撐桿件設置在第一支撐桿件上,使得第二支撐件于涵洞的頂壁抵接,如此,通過第一支撐件與第二支撐件配合使得涵洞頂壁與側壁均得到穩定加固;以提高涵洞結構的強度。該實用新型結構在實際應用中會對涵洞本身進行二次破壞,不利于修復檢修。
為了保證涵洞修補檢修的順利,設計一種簡易、方便調整的涵洞支撐檢修結構能夠保證支撐能力和施工作業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設計了一種適應于涵洞進行支撐的裝置結構,通過該結構對涵洞進行加固,并利于涵洞修補。本實用新型設計的結構簡單,還能夠作為施工的輔助腳手架設施。
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涵洞支撐結構,該支撐結構由兩組直角形涵洞支撐結構和連接橋組成,每組直角形涵洞支撐結構包括底部支桿1、側壁支桿2、支撐塊3、反作用支塊4、調節桿5和雙向套筒6。
側壁支桿2的一端垂直焊接在底部支桿1的一端,側壁支桿2的另一端設有支撐塊3,底部支桿1的另一端設有反作用支塊4;反作用支塊4與支撐塊3之間通過調節桿5連接;調節桿5分別上部連接桿和下部連接桿。
支撐塊3通過上部連接桿與雙向套筒6的一端連接,雙向套筒6的另一端通過下部連接桿與反作用支塊4連接。
底部支桿1、側壁支桿2和調節桿5之間組成直角三角形。
所述調節桿5與雙向套筒6之間通過螺紋連接;上部連接桿與支撐塊3之間采用為滑動配合,上部連接桿通過銷釘沿支撐塊3的豎向滑槽進行滑動配合,支撐塊3的端部設有可調節支撐板,可調節支撐板通過連桿與銷釘進行連接,通過轉動雙向套筒6與上部連接桿之間的配合程度,進而調節支撐板與涵洞角部的支撐能力。
下部連接桿與反作用支塊4之間采用為滑動配合,下部連接桿通過銷釘沿反作用支塊4的橫向滑槽進行滑動配合,反作用支塊4的端部設有反作用可調節支撐板,反作用可調節支撐板通過連桿與銷釘進行連接,通過轉動雙向套筒6與下部連接桿之間的配合程度,進而調節反作用可調節支撐板與涵洞底部的支撐能力。
連接橋包括節點連接塊7和節點連接桿8;側壁支桿2上設有各個節點連接塊7,兩組直角形涵洞支撐結構之間的節點連接塊7通過節點連接桿8連接,節點連接塊7和節點連接桿8之間通過螺栓連接,兩組直角形涵洞支撐結構和連接橋之間組成等腰三角形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12690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潤滑油調和罐加熱裝置
- 下一篇:一種可升降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