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向防撞吸能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125890.3 | 申請日: | 2019-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88198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一帆;于文澤;王佳雨;李松巖;羅昌杰;魏偉;黃科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乾行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9/18 | 分類號: | B60R19/18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徐漢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向 防撞吸能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向防撞吸能裝置,包括第一底板;吸能壁,平行且間隔設置于第一底板的一側,吸能壁包括第二底板和第一吸能塊,第一吸能塊固定于第二底板上;導向框架,連接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間隔處,并與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圍合形成有容置空間;以及吸能箱,固定于第一底板上,并容置于容置空間內。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吸能壁、導向框架與吸能箱配合,當發生斜向碰撞時,通過吸能壁初步調整撞擊力的傳遞方向和吸收撞擊力產生的能量,接著通過導向框架進一步牽引和修正撞擊力的傳遞方向,使得撞擊力分散在吸能箱的正向上,最后通過吸能箱將撞擊力產生的剩余能量吸收,進而保證了車輛及司乘人員的安全,從而有效地解決了防撞吸能裝置受到斜向碰撞時吸能性能差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被動安全防護裝置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多向防撞吸能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交通運輸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軌道運輸、公路運輸等便捷、高效的運輸及出行方式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安全防護問題也變得不容忽視。在沒有安全防護的情況下,一旦發生事故,行駛中的車輛發生撞擊時,作為高速運行的大質量體所攜帶的巨大動能會在瞬間以多種形式的能量耗散,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因此如何延長能量耗散時間,在短時間內將大量動能吸收,尤其在斜向碰撞的情況下依然能保持優良的吸能特性,就成為裝置在車輛上的防撞吸能裝置必須攻克的難題。
目前,防撞吸能裝置存在多個方面的不足,其中,當受到斜向碰撞時防撞吸能裝置不會按照預定設想的情況發生變形,使吸能性能大大降低,甚至失效,帶來極大的危險。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向防撞吸能裝置,包括但不限于解決防撞吸能裝置受到斜向碰撞時吸能性能差的技術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向防撞吸能裝置,包括:
第一底板,用于連接被防護物;
吸能壁,平行且間隔設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一側,所述吸能壁包括第二底板和第一吸能塊,所述第一吸能塊固定于所述第二底板上;
導向框架,連接于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的間隔處,并與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圍合形成有容置空間;以及
吸能箱,固定于所述第一底板上,并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間的中部。
進一步地,所述導向框架包括:
四個彎折管,四個所述彎折管的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底板的四個角部連接,四個所述彎折管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二底板的四個角部連接;以及
四個第一支撐管,鉸接形成兩個X形支架,兩個所述X形支架分別分布于所述吸能箱的相對兩側,所述第一支撐管的相對兩端與兩所述彎折管的端部連接,所述彎折管的彎折角朝向與所述彎折管同側的所述X形支架。
進一步地,所述導向框架還包括:
連接件,所述連接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管的端部緊固連接,所述連接件的另一端與所述吸能箱緊固連接。
可選地,所述第一支撐管與所述彎折管緊固連接,所述彎折管的相對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緊固連接,且所述彎折管的相對兩端上開設有凹槽。
可選地,所述彎折管包括:
第一管體,所述第一管體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底板鉸接;以及
第二管體,所述第二管體的一端與所述第二底板鉸接,所述第二管體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管體的另一端鉸接。
進一步地,所述導向框架還包括:
第二支撐管或支撐板,緊固連接于兩所述彎折管之間,所述第二支撐管或所述支撐板與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X形支架相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乾行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乾行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12589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農機修理用的操作平臺
- 下一篇:一款斜行位上連動雙斜向運動脫模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