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生物膜采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123201.5 | 申請日: | 2019-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56043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司圓圓;盧王梯;關則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陽江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M1/26 | 分類號: | C12M1/26;C12M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華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26 | 代理人: | 隆毅 |
| 地址: | 5295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膜 采集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生物膜采集裝置,其包括座體和端蓋,座體為貫穿其相對兩端的中空結構,其一端用于密封安裝在給水管道的管壁外側上,另一端與端蓋可拆卸地密封連接,端蓋上設有穿過座體的生物膜采樣件,生物膜采樣件的一端設有用于與給水管道的生物膜采樣孔配合的采樣頭,座體上設有閥門,閥門在開啟狀態時供生物膜采樣件穿過,閥門在閉合狀態時將座體的腔體密封隔斷。本實用新型的生物膜采集裝置不僅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根據給水管網的采樣需要設置在不同位置的給水管道上,而且可以在不影響給水管道正常供水的情況下,取下采樣件以獲取給水管道內形成的生物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物采樣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物膜采集裝置。
背景技術
生物膜也稱為生物被膜,是指附著于有生命或無生命物體表面被細菌胞外大分子包裹的有組織的細菌群體。通過采集生物膜進行成分分析以及穩定性研究,可以了解某一生態環境中微生物群落的種群分布、遺傳多樣性以及動態特征,從而給生態環境污染的治理提供可行性基礎。
給水管網是城市給水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是把經過水廠凈化后的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的水輸送至用戶終端。給水管網就像一個封閉性較高的生態系統,因此同樣存在由管道結垢、材料腐蝕以及微生物繁殖等引起的生態污染問題。水由于在管道內滯留時間較長,容易受到二次污染,在管道內發生復雜的物理、化學及生物學變化,尤其是水中有機營養基質能支持細菌群落的生長,從而加劇水質惡化,引起管網的腐蝕,飲用水產生臭味,導致色度及濁度增加等。因此,通過采集給水管網中的生物膜并對其進行分析研究是管網維護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現有技術中,為了采集管道內壁的生物膜,一般是將一段使用了較長時間的管道截取下來,然后在該位置替換一段新的管道。這種方式不僅操作復雜,而且會影響正常的供水,尤其是針對大型輸水管道的生物膜采集工作,需要耗費相當大的人力物力,不適用于當前布局日益復雜的給水管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生物膜采集裝置,旨在解決現有的給水管網生物膜采集方式操作困難、經濟效益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生物膜采集裝置,包括座體和端蓋,所述座體為貫穿其相對兩端的中空結構,其一端用于密封安裝在給水管道的管壁外側上,另一端與所述端蓋可拆卸地密封連接,所述端蓋上設有穿過所述座體的生物膜采樣件,所述生物膜采樣件的一端設有用于與給水管道的生物膜采樣孔配合的采樣頭,所述座體上設有閥門,所述閥門在開啟狀態時供所述生物膜采樣件穿過,所述閥門在閉合狀態時將所述座體的腔體密封隔斷。
優選地,所述端蓋與所述座體通過螺紋連接。
優選地,所述端蓋包括本體、位于所述本體的周向邊沿處的螺紋連接部和位于所述螺紋連接部的內側的密封部,所述螺紋連接部與所述密封部之間限定的空間用于接收所述座體的端部,所述密封部與所述座體的內側壁之間設有O型密封圈。
優選地,所述生物膜采樣件包括連接在所述端蓋與所述采樣頭之間的桿體,所述桿體的一端與所述采樣頭鉸接。
優選地,所述生物膜采樣件包括連接在所述端蓋與所述采樣頭之間的桿體,所述桿體的一端與所述采樣頭螺紋連接。
優選地,所述采樣頭為圓臺狀,其最大的端面與所述桿體連接。
優選地,所述采樣頭的周向側面上設有至少一道用于安裝O型密封圈的環形凹槽。
優選地,所述座體上設有排水孔,所述生物膜采集裝置還包括與所述排水孔連接并形成密封配合的封堵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陽江職業技術學院,未經陽江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12320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水下巖石破碎裝置
- 下一篇:一種基于DC尾理機的芯線外皮收集存儲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