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改進的胃管固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041856.8 | 申請日: | 2019-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02418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崟;周健;秦悌芳;張麗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中醫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61J15/00 | 分類號: | A61J15/00;A61M2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28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進 固定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胃管固定裝置領域。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改進的胃管固定裝置,由固定套、支撐氣柱、進氣管組成,所述固定套為中空、遠端大近端小的喇叭樣結構,中間為供胃管自由插入的孔狀通道,所述固定套的外周均勻分布有兩組支撐氣柱,所述氣柱充氣后呈遠端大近端小,每組氣柱的數量有三個,所述每個氣柱上都有一個氣囊,每組氣柱的三個氣囊皆通過進氣管與一個對應的進氣閥組相連,通過所述進氣閥組可以將氣體注入氣囊,所述固定套與氣囊呈固定連接。進一步,所述固定套與氣囊的固定連接為膠接。平時使用時每隔一段時間,輪流給A組和B組的氣囊充放氣,從而使患者感覺更加舒適。本裝置結構簡單成本低,加工容易值得臨床推廣。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到發明了一種醫院重癥監護室中患者留置胃管的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醫院的重癥監護室中,不能經口進食以及進行胃腸減壓的重癥患者,都需要留置胃管,所以留置胃管在重癥監護室中屬于常見的護理操作。根據患者病情需要,留置胃管的時間長短不一,患者易有不適感,加上胃管管徑較粗,外露部分較長,以及現有的固定方法大多數都使用膠布把胃管固定在鼻翼兩側以及臉頰部,而患者皮膚出油容易導致膠布黏性減少,易脫落,這些原因都使意外拔管率增加,據統計,因胃管固定不牢而發生意外拔管的發生率為 9.8%-45.2%,而反復插胃管可使患者的鼻腔、食道、胃粘膜造成刺激和損傷,增加護理人員工作量。
因此找到一種既能方便地固定胃管,同時又能讓病人感覺舒適,降低拔管率的輔助裝置就十分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解決的技術問題
解決了目前留置胃管的固定方式容易讓重癥患者產生不適、以及容易脫落的常見問題。
采用的技術方案
一種改進的胃管固定裝置,由固定套、支撐氣柱、進氣管組成,所述固定套為中空、遠端大近端小的喇叭樣結構,中間為供胃管自由插入的孔狀通道,所述固定套的外周均勻分布有兩組支撐氣柱,所述氣柱充氣后呈遠端大近端小,每組氣柱的數量有三個,所述每個氣柱上都有一個氣囊,每組氣柱的三個氣囊皆通過進氣管與一個對應的進氣閥組相連,通過所述進氣閥組可以將氣體注入氣囊,所述固定套與氣囊呈固定連接。
進一步,所述固定套與氣囊的固定連接為膠接。
有益效果
由于使用氣囊充氣后對鼻翼產生的側壓固定胃管,接觸面積大,從而壓強小,病人感覺舒適,固定牢靠,而且本實用新型還可以輪流用兩組氣柱工作,更換了與鼻翼的接觸位置,能更好的使病人產生舒適感,完美解決了當前胃管固定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改進的胃管固定裝置的縱剖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改進的胃管固定裝置中輪流工作的閥組A工作時支撐氣柱A的氣囊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改進的胃管固定裝置中輪流工作的閥組B工作時支撐氣柱B的氣囊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改進的胃管固定裝置的工作狀態1時的立體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改進的胃管固定裝置的工作狀態2時的立體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1為支撐氣柱A,2為支持氣柱B,3為固定套, 4為進氣閥組A,5為進氣閥組B,6為進氣管A,7為進氣管B,8為胃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中醫藥研究院,未經江蘇省中醫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04185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收集保存體液的裝置
- 下一篇:一種室內設計用多功能展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