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非接觸式扭矩傳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036386.6 | 申請日: | 2019-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55315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史文全;周琦;吳志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南力測控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L3/10 | 分類號: | G01L3/1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華夏松花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李紅媛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觸 扭矩 傳感器 | ||
1.一種非接觸式扭矩傳感器,包括外殼(1)、軸承(2)、軸體(3)、軸套體(4)、線圈架一(5)、線圈架四(6)、線圈一(7)、線圈二(8)、線圈三(9)、線圈四(10)、電路板(11)、線圈套(12)和應變計(13),其特征在于:所述軸體(3)設置有輸入端和輸出端,應變計(13)設置于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兩個所述軸承(2)設置于外殼且分別與輸入端和輸出端配合設置,所述軸套體(4)布置于外殼(1)的內部且套接于輸入端,軸套體(4)的外表面設置有線圈槽,線圈二(8)和線圈三(9)分別布置于線圈槽;
線圈套(12)設置于外殼(1)且套接于軸套體(4)的外圈,線圈套(12)的內表面設置有兩個容置槽,線圈架一(5)和線圈架四(6)分別設置于所述兩個容置槽,線圈一(7)和線圈二(8)同軸布置且分別位于線圈架四(6)的外圈和內圈,所述線圈三(9)和線圈四(10)同軸布置且分別位于線圈架一(5)的內圈和外圈;
所述軸套體(4)和線圈套(12)為隔磁材質的軸套體(4)和線圈套(12);
應變計(13)與電路板(11)電連接;線圈一(7)和線圈二(8)的耦合頻率大于300Hz;線圈三(9)和線圈四(10)的耦合頻率大于300Hz。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接觸式扭矩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板(11)位于外殼(1)的內部,所述電路板(11)包括直流電源(111)、交流電源(112)、穩壓電源(113)、應變橋(114)、放大器(115)、轉換器(116)、和調節電路(119),應變計(13)設置有應變橋(114);所述直流電源(111)的輸出端與交流電源(112)的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交流電源(112)與線圈一(7)電性連接,線圈一(7)與所述線圈二(8)耦合連接,所述線圈二(8)與穩壓電源(113)電性連接,所述穩壓電源(113)的輸出端與應變橋(114)的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應變橋(114)的輸出端與放大器(115)的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放大器(115)的輸出端與轉換器(116)的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轉換器(116)的輸出端與線圈三(9)電連接,線圈三(9)與線圈四(10)耦合連接,線圈四(10)的輸出端與調節電路(119)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接觸式扭矩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一(7)和線圈二(8)的圈數均為7圈~13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接觸式扭矩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三(9)和線圈四(10)的圈數均為80圈~120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接觸式扭矩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一(7)和線圈二(8)的圈數為10圈,線圈三(9)和線圈四(10)的圈數為100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接觸式扭矩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一(7)和線圈二(8)的圈數相等,所述線圈三(9)和線圈四(10)的圈數相等,所述線圈一(7)的圈數為線圈三(9)的圈數的1/1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接觸式扭矩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三(9)與圈四(10)之間的距離為1mm~5mm;所述線圈架一位于線圈三(9)與圈四(10)之間的厚度為所述線圈三(9)與圈四(10)之間的距離的1/4~1/2。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接觸式扭矩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套體(4)和線圈套(12)為鋁質或銅質的軸套體(4)和線圈套(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南力測控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南力測控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03638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含焦油廢酸的再生系統
- 下一篇:重負載破碎機刀片加緊固定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