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懸掛式通風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016630.2 | 申請日: | 2019-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17567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曙光;吳禮奎;王肖肖 | 申請(專利權)人: | 永金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3/20 | 分類號: | F16L3/20;F16L3/1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鍾維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李小波 |
| 地址: | 201799 上海市青***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懸掛 通風管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懸掛式通風管,包括管體和位于管體兩側的兩組懸掛組件,管體的外壁固定設置加固板,加固板上對稱設置兩個第一卡接部件;懸掛組件包括第一螺桿、雙向內螺紋套筒和第二螺桿,第一螺桿的下端設置第一外螺紋,第二螺桿的上端設置第二外螺紋,第一外螺紋和第二外螺紋的螺旋方向相反,雙向內螺紋套筒的上下兩端分別設置與第一外螺紋相匹配的第一內螺紋以及與第二外螺紋相匹配的第二內螺紋,第二螺桿的下端設置第二卡接部件,第一卡接部件和第二卡接部件之間設置卡塊。本實用新型通過對管體和懸掛組件的結構改進,使懸掛組件的長度大大減少,有效減少布設過程中占用的空間。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通風設施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懸掛式通風管。
背景技術
在工程建設尾端,需要布設通風管道,包括出風管、回風管和其他管路,為合理布置室內空間,通風管道通過懸掛組件安裝在屋頂,現有技術的懸掛組件與通風管的施工圖如圖1所示,懸掛組件包括位于管體1兩側的支撐桿2以及位于管體1下方的支撐板3,兩個支撐桿2的上端通過膨脹螺絲安裝在房頂,下端的螺紋部通過螺母與支撐板3固定,支撐板3通常采用直角鋼板。該懸掛方式在實際使用時,支撐桿的長度較長,安裝后整體結構占用空間較大,而且擰緊螺母過程中,支撐板處的位置較為狹小,作業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懸掛式通風管,通過對管體和懸掛組件的結構進行改進,使懸掛組件的長度大大減少,有效減少布設過程中占用的空間,而且將與現有技術中螺母功能相同的雙向內螺紋套筒的位置改進在懸掛組件的中部,便于拆裝作業。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懸掛式通風管,包括管體和位于管體兩側的兩組懸掛組件,
管體的外壁固定設置加固板,加固板上對稱設置兩個第一卡接部件;
懸掛組件包括第一螺桿、雙向內螺紋套筒和第二螺桿,第一螺桿的上端固定安裝膨脹螺絲,第一螺桿的下端設置第一外螺紋,第二螺桿的上端設置第二外螺紋,第一外螺紋和第二外螺紋的螺旋方向相反,雙向內螺紋套筒的上下兩端分別設置與第一外螺紋相匹配的第一內螺紋以及與第二外螺紋相匹配的第二內螺紋,第二螺桿的下端設置第二卡接部件,第一卡接部件和第二卡接部件之間設置卡塊。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部件和第二卡接部件均包括兩個L型板,第一卡接部件的兩個L型板圍組成第一卡接空間,第二卡接部件的兩個L型板圍組成第二卡接空間;卡塊為工字型結構,包括與第一卡接空間相匹配的第一端板、與第二卡接空間相匹配的第二端板以及將第一端板與第二端板相連接的中間板。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的邊緣為圓弧面。
進一步的,所述雙向內螺紋套筒為六棱柱結構或者在雙向內螺紋套筒的外壁對稱設置兩個鉗口卡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請首先對管體進行改進,在管體上增設加固板和第一卡接部件,并對懸掛組件進行改進,在懸掛組件的下端增設第二卡接部件,第一卡接部件和第二卡接部件之間通過卡塊進行連接,該結構設計相對現有技術中支撐桿和支撐板的懸掛組件,懸掛組件的長度可大大減少,有效減少布設過程中占用的空間,而且管體的外側設置加固板,其結構更加穩固。
2.本申請通過雙向內螺紋套筒調節懸掛組件的長度,而且雙向內螺紋套筒位于懸掛組件的中部,可為作業人員提供無障礙的操作空間,提高拆裝效率。
3.卡塊的兩個端板邊緣均采用倒圓角處理,使其與兩個卡接部件之間的安裝效率大大增加。
4.雙向內螺紋套筒可以采用常規的六棱柱結構,為活口扳手提供這里面,或者在雙向內螺紋套筒的外壁對稱設置兩個鉗口卡槽亦可,后者的制作工藝簡單、成本更低,產生的邊角料也相對較少。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永金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永金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01663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