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3D打印機雙振鏡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000744.8 | 申請日: | 2019-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41553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鄭炎明;楊景松;吳春鵬;巫國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威斯坦(廈門)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64/268 | 分類號: | B29C64/268;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打印機 雙振鏡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3D打印機雙振鏡結構,包括光路板、A激光器、A振鏡、B振鏡、A全反鏡和防護罩,所述光路板頂部一端通過螺栓安裝A激光器,所述A激光器一側通過安裝片安裝A振鏡,所述光路板頂部另一端通過螺栓安裝B激光器,所述B激光器一側安裝有B振鏡,所述A振鏡和B振鏡的接收端均安裝有擴束鏡,所述光路板另一端通過A阻尼軸安裝防護罩。通過兩組振鏡進行交錯掃描,實現長城齒型式的互相咬合狀掃描軌跡,使其掃描效果大大提高。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3D打印機雙振鏡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的3D打印機用的工作振鏡為單組,其在掃描的效率和精確性上有待提高,且工作時沒有良好的防護機構,為此,我們提出一種3D打印機雙振鏡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3D打印機雙振鏡結構,通過A振鏡和B振鏡同時工作,使兩組振鏡進行交錯掃描,實現長城齒型式的互相咬合狀掃描軌跡,使其掃描效果大大提高,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3D打印機雙振鏡結構,包括光路板、A激光器、A振鏡、B振鏡、A全反鏡和防護罩,所述光路板頂部一端通過螺栓安裝A激光器,所述A激光器一側通過安裝片安裝A振鏡,所述光路板頂部另一端通過螺栓安裝B激光器,所述B激光器一側安裝有B振鏡,所述A振鏡和B振鏡的接收端均安裝有擴束鏡,所述光路板另一端通過A阻尼軸安裝防護罩。
進一步地,所述光路板頂部一側分別設有與A振鏡和B振鏡對應的A全反鏡和B全反鏡,所述A全反鏡和B全反鏡底部均價通過B阻尼軸安裝于光路板上。
進一步地,所述防護罩一側開設有玻璃窗口,所述防護罩內一側通過螺栓安裝靜電除塵棒。
進一步地,所述A振鏡和B振鏡底部均安裝有平場鏡。
進一步地,所述防護罩為ABS材料制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過A振鏡和B振鏡同時工作,使兩組振鏡進行交錯掃描,實現長城齒型式的互相咬合狀掃描軌跡,使其掃描效果大大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3D打印機雙振鏡結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3D打印機雙振鏡結構的防護罩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光路板;2、A激光器;3、A振鏡;4、平場鏡; 5、擴束鏡;6、A全反鏡;7、B振鏡;8、B激光器;9、防護罩;10、玻璃窗口;11、靜電除塵棒;12、A阻尼軸;13、B阻尼軸;14、B全反鏡。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所示,一種3D打印機雙振鏡結構,包括光路板1、A 激光器2、A振鏡3、B振鏡7、A全反鏡6和防護罩9,所述光路板1頂部一端通過螺栓安裝A激光器2,所述A激光器2一側通過安裝片安裝A振鏡3,所述光路板1頂部另一端通過螺栓安裝B 激光器8,所述B激光器8一側安裝有B振鏡7,所述A振鏡3和 B振鏡7的接收端均安裝有擴束鏡5,所述光路板1另一端通過A 阻尼軸12安裝防護罩9。
其中,所述光路板1頂部一側分別設有與A振鏡3和B振鏡 7對應的A全反鏡6和B全反鏡14,所述A全反鏡6和B全反鏡14底部均價通過B阻尼軸13安裝于光路板1上。
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A全反鏡6和B全反鏡14通過B阻尼軸13可便于人員根據使用需求進行轉動調節糾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威斯坦(廈門)實業有限公司,未經威斯坦(廈門)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00074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急救靠背椅
- 下一篇:冰箱壓縮機的打孔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