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土壤采樣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1921000320.1 | 申請日: | 2019-07-01 |
公開(公告)號: | CN21032236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4 |
發明(設計)人: | 楊琦;任登科;李桂珍;李程;吉星卓 | 申請(專利權)人: | 洛陽嘉清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1N1/08 | 分類號: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洛陽潤誠慧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53 | 代理人: | 田略宇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陽市中國(河南)自由貿易***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土壤 采樣 裝置 | ||
一種土壤采樣裝置,涉及土壤采集設備領域,在筒體上設有上板、固定鏟和固定圈,上板設置在筒體的頂部,筒體的底部設有固定鏟,筒體上套由固定圈,固定圈上設有腳踏,所述上板上設有旋轉孔,旋轉孔內設有旋轉桿,上板兩側的旋轉桿上設有上固定塊和下固定塊,在旋轉桿的頂部設有把手,把手上設有連接桿,上板上設有滑道,把手上的連接桿穿過滑道與設置在筒體內的活動鏟相連接,活動鏟的端頭設有鏟頭;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性強,可以有效的將不同質地的土壤進行完整的采集,使用起來非常的方便快捷,降低了勞動強度的同時還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土壤采集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土壤采樣裝置。
背景技術
公知的,在對土壤采集過程中需要用到很多工具,首先需要工具先將土壤采集出來,目前工作人員都是人工通過鐵鍬或這鏟子之類的工具來進行土壤的采集,但是這樣的方式會將原本土壤的原貌打破,這樣的方式只是將指定的土壤取出來而已,如果要取出深埋在地下的土壤的時候這樣的方式就會徹底的將土壤的成分給破壞掉,而使用洛陽鏟之類的工具,在質地堅硬的地方進行土壤采集的時候就會遇到很大的阻力,給土地采集公所帶來極大的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土壤采樣裝置,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筒體上設置旋轉桿、固定鏟、固定圈和活動鏟,并在活動鏟上設置連接桿和把手,以此來達到完整采集土壤的目的。
為了實現所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土壤采樣裝置,包括把手、連接桿、旋轉桿、上板、筒體、固定圈、腳踏、固定鏟和活動鏟,在筒體上設有上板、固定鏟和固定圈,上板設置在筒體的頂部,筒體的底部設有固定鏟,筒體上套由固定圈,固定圈上設有腳踏,所述上板上設有旋轉孔,旋轉孔內設有旋轉桿,上板兩側的旋轉桿上設有上固定塊和下固定塊,在旋轉桿的頂部設有把手,把手上設有連接桿,上板上設有滑道,把手上的連接桿穿過滑道與設置在筒體內的活動鏟相連接,活動鏟的端頭設有鏟頭。
所述筒體為圓柱型空心結構,筒體的中部設有固定圈。
所述固定圈為圓環形結構,固定圈上設有銷孔,銷孔設置在固定圈的外壁上,銷孔內設有內螺紋,在銷孔內設有銷子,銷子上設有旋鈕,銷子的外壁上設有外螺紋,銷子通過外螺紋與銷孔內的內螺紋相連接。
所述腳踏為長方型板狀結構,腳踏板的頂部面上設有波紋狀凹槽。
所述固定鏟為圓弧型結構,固定鏟的一端與筒體的底端相連接,固定鏟的另一端為半圓形結構。
所述活動鏟為圓弧型結構,活動鏟的頂端與連接桿相連接,活動鏟的底端設有鏟頭,鏟頭為圓弧型結構,鏟頭與固定鏟共同形成圓柱型結構。
所述上板為圓形板狀結構,上板的中心處設有旋轉孔,旋轉孔一側的上板上設有滑道,滑道為半圓形結構,滑道的圓心與旋轉孔的圓心相互重合。
所述連接桿為棱柱型或圓柱型結構,連接桿與旋轉桿相互平行。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土壤采樣裝置,包括承載板、箱體、拉繩、旋鈕、銷子、限位板、彈簧、蓋子、把手、旋轉體、固定塊和伸縮桿,通過在箱體上設置承載板和伸縮桿,并在承載板上設置拉繩,通過拉繩對取樣槍進行固定以此來達到降低工作難度和便于工作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性強,可以有效的將不同質地的土壤進行完整的采集,使用起來非常的方便快捷,降低了勞動強度的同時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上板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活動鏟立體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洛陽嘉清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洛陽嘉清檢測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00032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取紙或卸紙機的推紙機構
- 下一篇:模切燙金機的托布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