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I串和V串可互換的橫擔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996885.3 | 申請日: | 2019-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00788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何海勇;梁運興;林國暉;田耕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遠電力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H12/24 | 分類號: | E04H12/2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科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龔元元 |
| 地址: | 511517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互換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網技術領域,其公開了一種I串和V串可互換的橫擔結構,包括桿塔本體;所述的桿塔本體的上以可拆卸的方式連接有I串短橫擔或V串長橫擔;所述的I串短橫擔或V串長橫擔通過法蘭單元連接至桿塔本體。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I串和V串可互換的橫擔結構,該結構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建造成本,并利于充分的結合的建設地的周圍建筑和自然環境進行綜合的設計。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網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I串和V串可互換的橫擔結構。
背景技術
橫擔是桿塔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用來安裝絕緣子及金具,以支承導線、避雷線,并使之按規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CN 201020691429.7公開了一種用于輸電線路的直線塔,其能夠進一步降低成本,其包括塔頭及自塔頭頂部向下依次設置的的至少一組橫擔組,每一組橫擔組由三層橫擔組成,分別是上層橫擔、中層橫擔和下層橫擔,所述上層橫擔和下層橫擔的絕緣子串采用“I”串掛線方式,所述中層橫擔的絕緣子串采用“V”串掛線方式,簡稱“IVI”布置。采用“IVI”布置的直線塔,有利于縮小直線塔的線路走廊寬度,減輕塔重,適合于房屋密集地區,可減少拆遷,減小輸電線路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但是上述技術在盡力的減少工程建造成本、降低占用空間上雖然有一定成效,但是以往的線路中常常會遇到,I串的架空輸電線路,因城市用地緊張,經常會在I串線路的旁邊增加一些其他城市基建設施,而增加基建設施后,就會出現不滿足線路運行安全保護距離的要求的情況。因為I串風偏較大,對線路走廊要求寬度較大,為了解決此種情況,以往的解決方法就是對I串線路鋼管桿整體拆掉,更換為風偏小,對線路走廊要求窄的V串鋼管桿,此解決方法造成整個遷改費用高昂,而拆掉的整個鋼管桿需按廢鋼處理,代價很大。
CN201020253909.5公開了一種架空輸電線路直線塔,其公開了一種架空輸電線路直線塔,包括塔身,在塔身上固定安裝有一個以上的導線橫擔,其特征在于:每一導線橫擔設置有兩組掛線機構;每組掛線機構為兩個且該兩個掛線機構位于塔身同一側,該兩個掛線機構之一是外掛線機構,另一為內掛線機構。其主要通過對于掛線機構的改造實現I串和V串的變化。
本申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遇到周圍建筑物變化、自然環境變化時,如何去實現I串和V串互換。這是上述技術所沒有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I串和V串可互換的橫擔結構,該結構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建造成本,并利于充分的結合的建設地的周圍建筑和自然環境進行綜合的設計。
其具體方案為:一種I串和V串可互換的橫擔結構,包括桿塔本體;所述的桿塔本體的上以可拆卸的方式連接有I串短橫擔或V串長橫擔;所述的I串短橫擔或V串長橫擔通過法蘭單元連接至桿塔本體。
在上述的I串和V串可互換的橫擔結構中,所述的法蘭單元包括連接法蘭以及設置在連接法蘭和I串短橫擔或V串長橫擔之間的法蘭加勁肋。
在上述的I串和V串可互換的橫擔結構中,所述的V串長橫擔靠近法蘭單元的位置設置有構造加勁肋。
在上述的I串和V串可互換的橫擔結構中,所述的V串長橫擔的兩端分別設有內掛點和外掛點。
在上述的I串和V串可互換的橫擔結構中,所述的桿塔本體和連接法蘭之間設有腳踏,所述的腳踏上設有防滑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遠電力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未經清遠電力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99688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