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留撐接頭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990952.0 | 申請日: | 2019-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28842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鴻浩;段晴晴 | 申請(專利權)人: | 騰達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7/04 | 分類號: | 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顧正超 |
| 地址: | 31805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頭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留撐接頭結構,包括鋼套筒、填充單元及連接單元,連接單元設置于所述鋼套筒的一端以連接一鋼支撐,鋼套筒的另一端用于連接一地下連續墻的預埋鋼板,鋼支撐安裝工藝的復雜程度低,并且由于填充單元設置于所述鋼套筒內以填充所述鋼套筒,內襯墻位于所述鋼支撐與所述地下連續墻的預埋鋼板之間并包覆至少部分軸向長度的所述鋼套筒,在拆除鋼支撐之后,可以將所述留撐接頭結構留在內襯墻內,切除掉所述鋼套筒未被所述內襯墻包覆的部分即可,從而減少了基坑的無支撐暴露時間,增加了鋼支撐留撐支護體系的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同時還解決了傳統內襯墻混凝土澆筑不密實的質量隱患,拓寬了基坑工程鋼支撐留撐的應用范圍。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基坑支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留撐接頭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基坑圍護工程中留撐接頭結構形式通常是采用“鋼套筒+鋼墊箱”結構,鋼套筒為與鋼支撐同直徑的鋼套筒(鋼套筒的外徑為φ609或φ800),鋼套箱靠近地下連續墻預埋鋼板的一端為正方形封口板,鋼套箱上位于內襯墻中間位置處設置止水鋼板并滿焊,鋼套箱內部為可拆卸型鋼制作鋼墊箱。鋼支撐安裝前先安裝鋼套箱,再將鋼墊箱吊裝推進鋼套箱內,最后安裝鋼支撐。結構混凝土澆筑后,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先拆除鋼支撐,再取出鋼墊箱,最后在鋼套筒中灌入等強度混凝土。
采用該種留撐接頭結構時,由于鋼墊箱的安裝施工較為復雜,且時間較長,加大了鋼支撐安裝工藝的復雜程度,增加了基坑的無支撐暴露時間,容易對基坑造成影響。并且,拆除鋼支撐及鋼墊箱后,鋼套筒為中空狀態,還需要灌入混凝土,由于鋼套箱為水平狀態,混凝土灌入困難,且難以灌注密實,從而影響內襯墻的施工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留撐接頭結構,具有造價低、操作方便、安裝效率高等優點,解決了傳統內襯墻鋼支撐留撐施工的安全問題和質量隱患。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留撐接頭結構,用于形成內襯墻,包括鋼套筒、填充單元及連接單元,所述填充單元設置于所述鋼套筒內以填充所述鋼套筒,所述連接單元設置于所述鋼套筒的一端以連接一鋼支撐,所述鋼套筒的另一端用于連接一地下連續墻的預埋鋼板,所述內襯墻位于所述鋼支撐與所述地下連續墻的預埋鋼板之間并包覆至少部分軸向長度的所述鋼套筒。
可選的,所述鋼套筒的軸向長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內襯墻沿所述鋼套筒軸向的長度。
可選的,所述填充單元與所述內襯墻采用相同的混凝土制成。
可選的,所述地下連續墻的預埋鋼板上設置有一支撐座,所述鋼套筒放置于所述支撐座上并與所述地下連續墻的預埋鋼板連接。
可選的,所述支撐座包括若干三角形牛腿支架。
可選的,若干所述三角形牛腿支架焊接于地下連續墻的預埋鋼板上以支撐所述鋼套筒。
可選的,所述連接單元包括法蘭盤,所述鋼套筒的一端與所述鋼支撐通過所述法蘭盤可拆卸連接。
可選的,所述留撐接頭結構還包括止水鋼板,所述止水鋼板套接在所述鋼套筒外。
可選的,所述留撐接頭結構還包括密封鋼板,所述密封鋼板設置于所述鋼套筒連接所述地下連續墻的預埋鋼板的一端以密封所述鋼套筒。
可選的,所述密封鋼板與所述鋼套筒的連接方式為焊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騰達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騰達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99095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