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鋰電池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987027.2 | 申請日: | 2019-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12016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8 |
| 發明(設計)人: | 許曉雄;劉張波;林久;黃錦棟;萬政偉;劉冀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鋒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2/10 | 分類號: | H01M2/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寧波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鋰電池 保護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鋰電池保護裝置,包括一側設置有開口的保護盒、連接在保護盒的開口處且頂部開設有通槽的保護蓋,所述保護盒上、下端面鏤空有多個操作孔,所述保護盒與所述保護蓋之間設置有當所述保護蓋插接于所述保護盒后卡死于所述保護盒上的定位構件。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保護裝置一方面在不影響檢測的情況下能夠有效保護鋰電池,避免鋰電池在運輸過程中因為一些外部因素遭到破壞;另一方面通過定位構件的設置,實現保護裝置的一次性使用,能夠有效杜絕鋰電池在送檢時候被打開而導致同行的Benchmarking。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軟包類鋰電池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鋰電池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到2020年,電池能量密度要達到300Wh/kg;2025年,電池能量密度要達到400Wh/kg;2030年,電池能量密度要達到500Wh/kg。對于鋰電池來說,能量密度的提升離不開鋰電池技術的升級或者新技術的應用,像目前使用的三元+石墨體系,即將運用的高鎳三元+硅碳體系,以及更前沿的半固態/全固態(鋰金屬負極)/鋰硫/鋰空氣等體系已經在一些企業達到送樣的水平。
目前對于單體電池客戶送樣或者委外測試都是以裸電芯的形式送出,不加任何對于電池的防護,這樣難免造成電池的損傷或者被Benchmarking,造成公司前沿技術的外泄。Benchmarking:是現在各個電池廠家都會使用的一種方法,主要目的是對電池的性能做綜合評估和對比。通常包括電性能測試、安全性能測試、電芯拆解后,對正負極主材,隔膜,電解液或者一些其他工藝進行表征解析,以此來達到學習或者運用其他家電池廠電池技術和工藝的目的。
因此,需要設計一種裝置,既可以保證送樣或者外測的鋰電池能夠完成需求的電性能和絕大部分安全測試,又能保護電池不被損傷或者被Benchmarking。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鋰電池保護裝置,具有避免被拆裝且同時能夠進行檢測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鋰電池保護裝置,包括一側設置有開口的保護盒、連接在保護盒的開口處且頂部開設有通槽的保護蓋,所述保護盒上、下端面鏤空有多個操作孔,所述保護盒與所述保護蓋之間設置有當所述保護蓋插接于所述保護盒后卡死于所述保護盒上的定位構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保護盒內部空間提供一個供軟包類的鋰電池放置的空間,避免鋰電池在運輸過程中被外力造成破壞。保護盒放置完鋰電池后而后將保護蓋蓋設在保護盒上,保護蓋通過定位構件實現保護蓋卡死于保護盒上,一旦保護蓋被拆卸后,能夠明顯知道該鋰電池已被拆除,因而起到警告作用,使得待送檢的鋰電池能夠有效避免被同行或者相關單位取出后進行分析仿制。此類鋰電池無需與測試設備大面積接觸,但是對于一些例如:過充測試、過放測試、針刺測試、高海拔測試、溫度循環測試、海水浸泡測試、短路測試、加熱測試等測試均可以通過保護蓋開設的通槽以及保護盒兩端面鏤空的操作孔進行測試。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定位構件包括焊接于所述保護盒端面的弧形板組、開設于所述保護蓋內表面且供所述弧形板組嵌入的凹槽,所述弧形板組靠近所述操作孔的一端向外彎曲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鋰電池放入保護盒內后,由于弧形板組向外彎曲設置,使得將保護蓋套設在保護盒上時,保護蓋將弧形板組進行壓迫,保護蓋順利進入保護盒上。而保護蓋滑移到一定距離后,由于弧形板組具有一定的回復力,進而該弧形板組能夠抵接到保護蓋內壁的凹槽內。當保護蓋需要拔出時,該弧形板組的頂端抵緊在凹槽的端面處進行定位,保護蓋完成限位。因而有效的杜絕了在不破壞保護裝置的情況下將鋰電池取出的可能性。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弧形板組設置有兩側分別位于所述保護盒兩側,所述弧形板組包括三片分別焊接在所述保護盒的上端面、下端面以及側端面的弧形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鋒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鋒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98702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線光電感煙火災探測器
- 下一篇:光學成像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