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979313.4 | 申請日: | 2019-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37619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偉新;王勁驥;曾江楠;周能旭;梁殿欣;黃雯孝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礦產應用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23/223 | 分類號: | G01N23/223;G01N33/24;B09C1/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駿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程毅 |
| 地址: | 512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重金屬 污染 土壤 檢測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檢測裝置,包括殼體、傳輸單元和土壤重金屬分析儀;所述傳輸單元包括物料傳送部件和伺服電機,所述物料傳送部件包括第一轉軸和螺旋葉片,所述第一轉軸一端安裝在所述殼體前端,另一端安裝在所述殼體后端,所述螺旋葉片安裝在所述第一轉軸上,所述伺服電機帶動所述物料傳送部件將土壤從進料口傳輸到出料口;所述土壤重金屬分析儀包括X射線出射窗口、X射線管、探測器和處理電腦,所述X射線出射窗口設置在所述殼體底部,所述X射線管和所述探測器并排設置在所述X射線出射窗口的下方,所述處理電腦與所述探測器相連。本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檢測裝置,易于土壤重金屬分析儀的檢測,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土壤檢測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人類社會工農業現代化、城市化的發展,人為因素造成土壤重金屬污染是當今世界越來越不容忽視的環境問題。重金屬多為有色金屬,在人類生產、生活各方面應用廣泛,同時也伴隨著重金屬的嚴重環境污染。有色重金屬礦床的開發冶煉是向環境中排放重金屬最主要的污染源。通過“三廢”向環境中排放重金屬的工礦企業,如:采礦、選礦、冶金、電鍍、電工、染料、紡織和煉油等。由于重金屬不能為土壤微生物所分解,而易于積累.轉化為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甚至有的通過食物鏈以有害濃度在人體內蓄積,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現場直接檢測時,對于含有較多沙石或者土質較硬的土壤層,現場檢測也會有一定的難度。
CN201320241497公開了一種原位全自動污染土壤修復裝置,包括重金屬檢測裝置,重金屬檢測裝置設置在手扶拖拉機的前端,實時對土壤的酸堿與重金屬濃度情況進行檢測。
該裝置簡單地將重金屬檢測裝置伸出在運載工具前并置于土壤中,在移動過程導致重金屬檢測裝置直接翻動土壤,若土壤較硬則極易使精細的重金屬檢測裝置受到損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檢測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檢測裝置,包括殼體、傳輸單元和土壤重金屬分析儀;所述殼體前端到后端依次設有進料口、出料口和排水口;所述傳輸單元包括物料傳送部件和伺服電機,所述物料傳送部件包括第一轉軸和螺旋葉片,所述第一轉軸一端安裝在所述殼體前端,另一端安裝在所述殼體后端,所述螺旋葉片安裝在所述第一轉軸上,所述伺服電機安裝在殼體上,所述伺服電機帶動所述物料傳送部件將土壤從進料口傳輸到出料口;所述土壤重金屬分析儀包括X射線出射窗口、X射線管、探測器和處理電腦,所述X射線出射窗口設置在所述殼體底部,所述X射線管和所述探測器并排設置在所述X射線出射窗口的下方,所述處理電腦與所述探測器相連。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檢測裝置,將土壤翻入裝置后通過傳輸單元翻動疏松,有效保護了土壤重金屬分析儀裝置,也易于土壤重金屬分析儀的檢測不同位置的土壤,使分析結果更精確,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適合應用于大范圍的土壤檢測領域和土壤修復領域。
進一步,所述檢測單元還包括處理電腦,處理電腦能夠顯示土壤重金屬分析儀的檢測結果。處理電腦能為用戶顯示檢測數據,方便用戶查看。
進一步,所述伺服電機為變速電機。所述變速電機能夠調節土壤傳輸速度,通過調節土壤在裝置內部的停留時間,為檢測設備提供合適的檢測時間。
進一步,還包括修復單元,所述修復單元包括噴頭、隔網、正電極和負電極,所述噴頭設置在進料口上側,所述噴頭與所述處理電腦電連接,所述隔網設置在排水口和出料口之間,所述正電極設置在殼體前端,所述負電極設置在隔網和排水口之間。處理電腦能夠控制噴頭向土壤噴灑電解液,提高了土壤中帶電荷污染物在電場中的移動速率,在土壤排出時,通過隔網能將土壤和帶電荷污染物的溶液隔開,以此來收集含有帶電荷污染物的廢液,從而修復土壤。傳輸單元不僅增加了原位電動處理的時間,而且傳輸單元的傳輸方向與帶電荷污染物的遷移方向相同,利于帶電荷污染物朝負極遷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礦產應用研究所,未經廣東省礦產應用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97931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