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挑坎的輔助消能砌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978065.1 | 申請日: | 2019-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59723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明(設計)人: | 潘馨馨;王亞琳;朱海;鮑蕭戈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B8/06 | 分類號: | E02B8/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002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輔助 砌塊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基于挑坎的輔助消能砌塊,包括泄洪段和挑坎,泄洪段右端固定連接挑坎左端,泄洪段上表面和挑坎上表面開設弧形面,弧形面上開設多個將泄洪段上的水流引入的入口段、多個引導水流碰撞的碰撞段和多個將碰撞段上的水流引出的出口段,多個入口段位于碰撞段左側,多個入口段右端連通碰撞段左端,多個出口段左端連通碰撞段右端,多個入口段和多個出口段以碰撞段為圓心呈環狀分布。利用水體的相互碰撞,增加水流內部的紊動擴散和摩擦,促使水體部分動能轉化為熱能,降低水體動能,消耗水體機械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于挑坎的輔助消能砌塊,屬于水力學大壩消能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高水頭水電資源的開發趨于飽和,中低水頭水利樞紐的開發成為了新的水利資源開發的重要方向。中低水頭水利樞紐的泄水建筑物具有水頭低、流速大、水深較深的特點,容易出現水流單寬流量大、弗勞德數低的問題,致使閘下消能設施的消能率普遍較低,泄洪過程中的消能與防沖問題更加突出。
設置泄水消能結構,旨在利用工程設施,防止或減輕水流對水工建筑物及其下游河床的沖刷破壞,其原理主要是消耗、分散水流的能量,促進水流的動能最終轉變成熱量而耗損水體機械能,或使水流的動能分散以減弱對河床的破壞。
目前廣泛使用的低水頭消能方式有挑流消能、底流消能和設置輔助消能工。挑流消能具有結構簡單、施工方便、節省工程費用和對尾水變幅適應性強等優點,缺點是下游局部沖刷問題嚴重,尾水波動及霧化范圍大。在低水頭水利樞紐中,挑流消能的消能率偏低。將底流消能與輔助消能工結合,如在消力池內設置淹沒式沖擊墩,水流在消力池中發生淹沒式水躍,并在通過沖擊墩時,可以實現分流、轉向、沖擊挑流。該方法的消能率較高,但輔助消能工容易產生空蝕空化問題,破壞樞紐結構,需要定期更換。
因此,仍有待于對挑流消能、底流消能和設置輔助消能工的綜合消能結構進行優化。降低水流對輔助消能工的沖擊破壞程度的同時,提高整體消能率,降低工程量和工程造價。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基于挑坎的輔助消能砌塊,使下泄水流能量快速消耗,減少對下游河床沖刷的挑流坎。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基于挑坎的輔助消能砌塊,包括泄洪段和挑坎,泄洪段右端固定連接挑坎左端,泄洪段上表面和挑坎上表面開設弧形面,弧形面上開設多個將泄洪段上的水流引入的入口段、多個引導水流碰撞的碰撞段和多個將碰撞段上的水流引出的出口段,多個入口段位于碰撞段左側,多個入口段右端連通碰撞段左端,多個出口段左端連通碰撞段右端,多個入口段和多個出口段以碰撞段為圓心呈環狀分布。
優先地,挑坎上的弧形面左端高度低于挑坎上的弧形面右端高度。
優先地,每兩個入口段、一個碰撞段和每兩個出口段相互連通組合形成X形的交叉引流槽道,兩個入口段之間的夾角為60°-64°,相鄰的入口段和出口段之間夾角為108°-115°,兩個出口段之間的夾角為70°-80°。
優先地,多個入口段和多個出口段均為開設在弧形面上的引流槽道,引流槽道橫截面為倒梯形,引流槽道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55°-60°;碰撞段為開設在弧形面上的圓柱形凹槽。
優先地,挑坎的挑角為20°-25°。
優先地,出口段的軸線與水平線的角度為50°-55°。
優先地,碰撞段的直徑為引流槽道寬度的3.0-3.5倍。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
(1) 下泄水流部分進入X形槽道入口段,由槽道引流、分流,改變運動跡線,這部分水流在X形槽道中部的類圓柱體碰撞區發生碰撞。利用水體的相互碰撞,增加水流內部的紊動擴散和摩擦,促使水體部分動能轉化為熱能,降低水體動能,消耗水體機械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海大學,未經河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97806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