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終端及指紋識別模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968148.2 | 申請日: | 2019-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6928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26 |
| 發明(設計)人: | 朱赫名;韓高才;秦俊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02 | 分類號: | H04M1/02;G06F1/16;G06K9/00 |
| 代理公司: | 11138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鄭光<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國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區清河***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指紋識別 近距離傳輸 模組 主板 終端 設計和布局 無線通信連接 單獨設置 空間占用 物理連接 主板設置 數據線 排線 局限 | ||
本公開是關于一種終端及指紋識別模組。所述終端包括:機體、主板和指紋識別模組;主板設置于機體的內部,指紋識別模組設置于機體的外表面;指紋識別模組包括第一近距離傳輸組件,主板包括第二近距離傳輸組件。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中,由于指紋識別模組包括第一近距離傳輸組件,主板包括第二近距離傳輸組件,使得指紋識別模組和主板之間,能夠通過第一近距離傳輸組件和第二近距離傳輸組件實現無線通信連接,不需要再單獨設置數據線實現物理連接,節省了終端內部的空間占用,且方便了終端內部的設計和布局,使得主板的設計和布局不再受到指紋識別模組排線的設置的局限。
技術領域
本公開實施例涉及終端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終端及指紋識別模組。
背景技術
目前,諸如手機、平板電腦之類的終端上都配備有指紋識別模組,以支持指紋解鎖功能。
在相關技術中,指紋識別模組通常設置在終端的前面板或背板上,指紋識別模組通過數據線與終端的主板進行連接,從而實現指紋識別模組與主板之間的數據傳輸。
由于指紋識別模組與主板之間通過數據線連接,數據線的排布需要占用終端內部一定的結構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終端及指紋識別模組。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所述終端包括:機體、主板和指紋識別模組;
所述主板設置于所述機體的內部,所述指紋識別模組設置于所述機體的外表面;
所述指紋識別模組包括第一近距離傳輸組件,所述主板包括第二近距離傳輸組件。
可選地,所述指紋識別模組與所述機體之間為可拆卸連接。
可選地,所述指紋識別模組與所述機體之間通過磁力連接。
可選地,所述指紋識別模組還包括磁鐵,所述機體的外表面上所述指紋識別模組的設置位置處為磁性材料;
或者,
所述指紋識別模組的外表面為磁性材料,所述機體在所述指紋識別模組的設置位置處具有磁鐵;
或者,
所述指紋識別模組還包括第一磁鐵,所述機體在所述指紋識別模組的設置位置處具有第二磁鐵。
可選地,所述機體的外表面具有凹槽,所述指紋識別模組設置于所述凹槽中。
可選地,所述第一近距離傳輸組件和所述第二近距離傳輸組件均為毫米波無線傳輸組件,所述第一近距離傳輸組件和所述第二近距離傳輸組件之間通過毫米波進行通信。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指紋識別模組,所述指紋識別模組包括:指紋識別傳感器和近距離傳輸組件;
所述指紋識別傳感器與所述近距離傳輸組件耦合。
可選地,所述指紋識別模組還包括:電路板;
所述電路板分別與所述指紋識別傳感器和所述近距離傳輸組件連接。
可選地,所述近距離傳輸組件為毫米波無線傳輸組件。
可選地,所述指紋識別模組還包括磁鐵,或者,所述指紋識別模組的外表面為磁性材料。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96814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手機電話卡接口結構
- 下一篇:移動終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