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目視覺汽車車速捕捉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956616.4 | 申請日: | 2019-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26989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勇;張偉偉;司延召;趙楚亞;徐凱;劉濤;蔣濤;張華偉;許林濤;劉路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P3/50 | 分類號: | G01P3/50;G01P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目 視覺 汽車 車速 捕捉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目視覺汽車車速捕捉系統,包括第一組攝像頭和第二組攝像頭,第一組攝像頭包括第一左側攝像頭和第一右側攝像頭,第二組攝像頭包括第二前側攝像頭和第二后側攝像頭,第一左側攝像頭和第一右側攝像頭并排設置在道路上方并朝向來車方向,所述第二前側攝像頭和第二后側攝像頭并列設置在車輛行進方向的道路右側。該系統既能捕捉汽車縱向車速,也能夠捕捉汽車橫向車速,便于后臺進行矢量合成計算出實際車速,使測量更精準。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測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目視覺汽車車速捕捉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和道路交通的發展,機動車保有量持續提高,截止2017年末,全國公路總里程已達469.63萬公里,機動車保有量已達2.9億輛,這也使得我國面臨嚴重的交通安全形勢。每年發生的道路交通事故逐年攀升,其中車輛的超速行駛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車速測量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計算機視覺發展十分迅速,它融合了圖像處理、模式識別、計算機技術、計算機圖形學、神經生理學等多門學科,旨在模擬生物視覺的功能,即對物體進行精細分類和確定物體的位置、形狀。其中,立體視覺主要是通過模擬生物雙眼由于視角的不同而產生視差,從而根據視差來確定物體的距離信息,主要包括攝像機標定、特征提取、立體匹配、視差計算等內容,有著比較完善的理論體系。通過計算機視覺來進行車速的測定,首先要獲取車輛運動的圖像,然后通過算法對圖像做出分析并判定出車速。目前,車速測定的一種方法是通過一組雙目視覺系統來獲取汽車在不同時點在道路長度方向的位置,但是這只能計算出汽車的縱向速度,因為汽車會有橫向偏移,實際速度應該是縱向速度和橫向速度的矢量和,所以上述只計算縱向速度的方法與汽車實際速度并不十分相符,導致測速不夠精準。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目視覺汽車車速捕捉系統,該系統既能捕捉汽車縱向車速,也能夠捕捉汽車橫向車速,便于后臺進行矢量合成計算出實際車速,使測量更精準。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雙目視覺汽車車速捕捉系統,包括第一組攝像頭和第二組攝像頭,所述第一組攝像頭包括第一左側攝像頭和第一右側攝像頭,第二組攝像頭包括第二前側攝像頭和第二后側攝像頭,所述第一左側攝像頭和第一右側攝像頭并排設置在道路上方并朝向來車方向,所述第二前側攝像頭和第二后側攝像頭并列設置在車輛行進方向的道路右側。
優選的,所述第一左側攝像頭、第一右側攝像頭、第二前側攝像頭和第二后側攝像頭均安裝在云臺上,所述云臺安裝在相機支架上并通過伺服電機來調整水平仰角
本車速捕捉系統通過第一組并排設置的攝像頭獲取汽車的橫向車速,通過第二組成列設置的兩個攝像頭來捕捉汽車縱向車速,這樣就能獲取后臺處理需要的橫向、縱向車速數據,從而使后臺通過矢量合成算出汽車的實際速度,彌補以往忽視汽車橫向位移的不足。本系統中的攝像頭安裝在云臺上,通過伺服電機來調整水平仰角,這樣便于后臺通過通信對攝像頭角度進行有效控制,便于自動調整。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攝像頭布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在位于車輛1所在道路上方橋梁或橫梁上架設第一組攝像頭,包括第一左攝像頭2和第一右攝像頭3,此二攝像頭朝向來車方向,用于捕捉車輛的橫向位移的車速。在車輛1所在道路右側架設第二組攝像頭,包括第二前攝像頭5和第二后攝像頭4,用于捕捉車輛的縱向車速。上述各攝像頭都安裝在云臺上,云臺安裝在相機支架上。云臺通過伺服電機來調整水平仰角,這有利于通過算法對攝像頭進行自動調整,避免手工調整帶來的誤差。各攝像頭獲取車輛在不同位置的照片,然后后臺根據算法來合成矢量車速。
雖然以上描述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僅是舉例說明,在不背離本發明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做出多種變更或修改,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未經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95661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收縮刀具的數控機床
- 下一篇:丙烯酸樹脂自動定量灌裝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