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鋁制托盤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953429.0 | 申請日: | 2019-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10231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1 |
| 發明(設計)人: | 邢勝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包物聯網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19/38 | 分類號: | B65D19/38;B65D19/40;B65D19/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綏正律師事務所 11776 | 代理人: | 呂平 |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濱海新區經濟技術開發***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鋁制 托盤 | ||
一種鋁制托盤,包括鋁制的面板、橋板、墩腳和底板,面板通過焊接或鉚接連接固定于橋板上,橋板通過焊接或鉚接連接固定于墩腳頂端,底板通過焊接或鉚接連接固定于墩腳底部;墩腳包括設置于面板中部位置的中央墩腳,中央墩腳內設有智能模塊盒,中央墩腳底部設有永磁體片;智能模塊盒內設有集成電路板和與之連接的鋰電池,智能模塊盒頂端設有霍爾傳感器,霍爾傳感器通過導線與集成電路板連接;智能模塊盒外部頂端設有溫濕度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通過導線與集成電路板連接。能夠有效感知鋁制托盤的使用狀態,同時定時獲取托盤的位置信息及其他環境信息,以通過這些信息實現對托盤循環周轉的有效管理。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倉儲物流載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鋁制托盤。
背景技術
托盤是現代物流系統最基本的單元化平臺裝置,它將零散的貨物集合成規格統一、標準一致的貨物單元,便于裝卸搬運、倉儲管理和運輸配送的機械化作業,是現代化物流產業中關鍵的基礎設備,對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托盤的制造成本高、需求量特別巨大,木質托盤的生產還消耗森林資源,所以很自然地希望托盤能夠在物流全過程中使用,能夠多次循環使用。由此出現了托盤循環共用系統。托盤循環共用系統實現了高效的物流和資源的有效循環,能夠在某一區域或全國范圍內保障托盤的循環共用。其核心包括分布于區域或全國的實體網絡、計算機信息網絡、托盤資產池及專業的運營團隊。托盤循環共用系統中應用了包括物品編碼技術、RFID電子標簽、GPS衛星定位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等在內的多項技術。
在托盤循環共用系統中流轉的托盤,必須經過編碼,才能進行管理。進一步的,新出現的“智能托盤”加入了RFID電子標簽,通過人工讀碼或者讀寫器自動讀碼的方式,管理托盤的收發、出入庫等操作。如果將托盤承載的貨物的編碼信息通過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與托盤編碼進行綁定,那么還可以通過托盤編碼管理來跟蹤貨物的物流過程。這就是所謂的物流過程可視化。還有的“智能托盤”加入了GPS衛星定位技術,這樣能夠獲知托盤的位置和運輸路徑。
托盤的使用和托盤循環共用系統的出現,極大地提升了物流效率,也從多個方面降低的物流需求方的物流成本,是物流產業發展進步的一個趨勢和方向。
在我國,全社會托盤保有量約為12億片(2017年),其中近80%是木托盤。標準托盤占比約為25%,遠低于歐盟的70%和美國的55%。不過得益于國家政策扶持,標準托盤的增長速度很快,2016年標準托盤的產量已接近全部托盤總產量的40%。托盤的標準化是托盤循環共用的前提條件。另外,2016年標準托盤租賃量接近2000萬片,較前一年有30%左右的增幅。但是與全社會托盤保有量相比,仍然是非常低的。國內經營托盤租賃的企業到目前為止也是屈指可數。
上述數據反映出的現實情況就是,目前大部分托盤(包括租賃的托盤)都是在企業內部循環周轉,很少離開企業。也就是說,大多數企業都還沒能實現托盤的全程運輸。而有些采用全程托盤運輸的企業,則使用一次性托盤。從全局的角度看,目前我國托盤的使用效率是非常低的,還沒有形成開放性的托盤循環共用體系。調查發現,企業之所以不采用全程托盤運輸和使用一次性托盤,有很多原因,包括托盤沒有標準化、裝載率與裝卸效率之間的矛盾等,其中最主要的一項原因是托盤的周轉與回收管理難度較大。對于經營托盤租賃的企業來說,也存在托盤周轉率偏低、丟失率和損壞率過高的問題,造成企業資金投入和運營成本升高。由于缺少跨企業的托盤循環共用的信用保障和監控體系,托盤租賃企業難以獲知租賃出去的托盤在何處、由誰在使用、是否已經空置等關鍵信息,從而使得托盤的循環效率降低,循環成本增大。一個完整的物流過程,可能經歷較多的環節,持續時間也較長,只有及時掌握了托盤的位置信息,了解到托盤上是否還裝有貨物還是已經閑置,托盤運營方才能夠根據這些信息準確高效地規劃托盤的回收和調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包物聯網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經中包物聯網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9534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芯自動入殼裝置
- 下一篇:污水淺源生態浮床修復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