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雨水旋流棄流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933232.0 | 申請日: | 2019-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52989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子軒;王君義;張濤;何艷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冀中能源井陘礦業集團元氏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F5/04 | 分類號: | E03F5/04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冀科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陳長庚 |
| 地址: | 051130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雨水 旋流棄流器 | ||
1.一種雨水旋流棄流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套管(1)、內套管(2)、錐形管(3)、連接板(12)、排污管(6)、上層過濾網(4)、下層過濾網(5)、進水管(7)、出水管(8)、浮球(9),外套管(1)套在內套管(2)外部,外套管(1)的長度大于內套管(2),連接板(12)為多個長方形板條,多個連接板(12)環繞內套管(2)均布,多個連接板(12)分別在內套管(2)的中部和內套管(2)的下端將內套管(2)與外套管(1)的中部和下部焊接連接,錐形管(3)的上端與外套管(1)的下端邊緣相連接,錐形管(3)的下端連接排污管(6),排污管(6)下端連接沉淀池,上層過濾網(4)為圓環形網,上層過濾網(4)連接在外套管內壁和內套管外壁中部,下層過濾網(5)連接在內套管(2)下端管口,進水管(7)和出水管(8)水平放置,進水管(7)位于上層過濾網(4)的上方,進水管(7)與外套管(1)外邊緣相切連接,出水管(8)位于上層過濾網(4)的下方,出水管(8)一端與內套管(2)的管壁相連接,出水管(8)的另一端位于外套管(1)外部,浮球(9)為兩個,一個浮球(9)位于內套管(2)中,另一個浮球(9)位于排污管(6)中,兩個浮球(9)之間由絲杠桿(10)相連接,絲杠桿(10)穿過下層過濾網(5)的中心圓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旋流棄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和內套管(2)為鋼波紋管,鋼波紋管的波峰和波谷的方向與外套管(1)和內套管(2)的長度方向垂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旋流棄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和內套管(2)的上端安裝有頂蓋(11),頂蓋(11)為圓環形,頂蓋(11)的外邊緣和內孔邊緣分別與外套管(1)和內套管(2)上端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旋流棄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在內套管中部和外套管中部之間多個連接板(12)沿著內套管(2)和外套管(1)之間的圓環形間隙均布,多個連接板(12)的兩端分別與內套管(2)和外套管(1)的管壁焊接連接,上層過濾網(4)位于在多個連接板(12)的上方。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旋流棄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在內套管下端和外套管下部之間的多個連接板(12)沿著內套管(2)和外套管(1)之間的圓環形間隙均布,多個連接板(12)的兩端分別與內套管(2)和外套管(1)的管壁焊接連接,在內套管(2)下端管體中心有圓環(13),圓環圓周與內套管圓周內壁分別有多個連接片(14)相連接,這些連接片(14)沿著內套管圓周均布,連接片(14)的寬度小于連接板(12)的寬度,下層過濾網(5)位于在多個連接片(14)的上方,下層過濾網中心有與圓環(13)相對應的圓孔,圓環(13)的內徑與兩個浮球(9)之間的絲杠桿(10)的外徑相匹配,絲杠桿(10)穿過圓環(13),絲杠桿外壁與圓環內孔壁為滑動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旋流棄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內套管(2)中的浮球(9)的直徑與內套管(2)的內徑相匹配,位于排污管(6)中的浮球(9)的直徑與排污管(6)的直徑相匹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冀中能源井陘礦業集團元氏礦業有限公司,未經冀中能源井陘礦業集團元氏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93323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淬火爐余熱再利用裝置
- 下一篇:一種營養土裝土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