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轉杯紡長絲與短纖維包芯紗和包覆紗生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921668.8 | 申請日: | 2019-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34120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7 |
| 發明(設計)人: | 楊瑞華;楊廣磊;王卓;張康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2G3/38 | 分類號: | D02G3/38;D01H13/04;D01H4/08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張仕婷 |
| 地址: | 21412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杯紡 長絲 短纖維 包芯紗 包覆紗 生產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轉杯紡長絲與短纖維包芯紗和包覆紗生產裝置,屬于紡紗技術領域。其包括長絲架、長絲筒、導絲桿、導絲器、長絲導絲器、成紗器、引紗羅拉和紗筒;所述長絲架上設有長絲筒,長絲架下方設有若干根導絲桿,導絲桿上均設有導絲器;所述長絲架和導絲桿均固定于車身上方;所述導絲器下方設有長絲導絲器;所述長絲導絲器與成紗器連接,成紗器上方依次設置引紗羅拉和紗筒。本實用新型具有復合成紗效率高、張力可較大范圍內調控等優點,可一步生產張力較大的包芯紗、張力較小的包覆紗,并可通過控制長絲張力生產不同長絲包覆效果的包覆紗。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轉杯紡長絲與短纖維包芯紗和包覆紗生產裝置,屬于紡紗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轉杯紡成紗過程比環錠紡而言,減少了粗紗工序和絡筒工序,同時引紗速度是其5-10倍,原材料的長度、細度、剛度等指標選用范圍更加廣泛,纖維在封閉成紗器內成紗,減少了飛花等現象,具有流程短、效率高、生產環境清潔度高等優點。
轉杯紡復合紗系統綜合了短纖的優良服用性能和長絲的功能性,是轉杯紡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現有轉杯紡復合紗系統采用轉杯中空軸承的形式,從軸承尾端引入長絲至轉杯內與短纖維束復合成紗如圖3所示(61、轉杯;7、長絲;8、引絲管;9、凝聚槽;10、短纖維紗條;11、引紗管;12、復合紗),生產中斷頭現象嚴重,包覆效果均勻度差異較大。
經研究發現,長絲與短纖維束的復合位置集中在K點至C點之間,而由于轉杯的高速旋轉,從轉杯底部引入的長絲被高速離心力甩至轉杯底部B的位置,再由于引紗的過程而被牽引至K點以上再與短纖維束復合。長絲從B到K的位置過程中,影響到短纖維在B點所在凝聚槽一圈內的并合與剝離,造成短纖維束連續成紗中的斷頭等現象。并且長絲張力可調控范圍極小,一旦稍大,即會打斷短纖維束成紗加捻的過程而引起斷紗。而長絲張力是調控復合紗品種的有效手段,張力不能有效調控嚴重影響了復合紗品種的開發。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轉杯紡長絲與短纖維包芯紗和包覆紗生產裝置,其可一步生產張力較大的包芯紗、張力較小的包覆紗;并可通過控制長絲張力生產不同長絲包覆效果的包覆紗,具有復合成紗效率高、張力可較大范圍內調控等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轉杯紡長絲與短纖維包芯紗和包覆紗生產裝置,包括長絲架、長絲筒、導絲裝置、引紗羅拉、紗筒和成紗器;所述長絲架上設有長絲筒,長絲架下方導絲裝置,導絲裝置與成紗器連接,成紗器上方依次設置引紗羅拉和紗筒;所述長絲架和導絲裝置均通過支架與車身固定連接,成紗器位于車身上;
所述導絲裝置包括若干組導絲桿和導絲器;所述導絲器設置于導絲桿上;長絲筒上的長絲通過導絲器進入成紗器中。
進一步地,所述導絲桿的數量為4根,具體包括第一導絲桿、第二導絲桿、第三導絲桿和第四導絲桿;所述導絲器的數量對應設置為4個,具體包括第一導絲器、第二導絲器、第三導絲器和第四導絲器;
所述第一導絲桿上設置第一導絲器,第二導絲桿上設置第二導絲器,第三導絲桿上設置第三導絲器,第四導絲桿上設置第四導絲器;所述長絲架下方依次設置第一導絲桿、第二導絲桿、第三導絲桿和第四導絲桿;
所述第一導絲桿、第二導絲桿和第三導絲桿均固定于車身上方和前方,第四導絲桿與成紗器位于同一平面。
進一步地,所述長絲架和第一導絲桿位于同一平面,第二導絲桿和第三導絲桿位于同一平面,兩個平面互相平行,且具有橫向間隔;所述第三導絲桿與第四導絲桿所處平面互相垂直。
進一步地,所述長絲架和第一導絲桿之間的間距為50-80cm;第一導絲桿與第二導絲桿之間的縱向間距為3-10cm,橫向間隔為40-50cm;第二導絲桿和第三導絲桿之間的間距為10-50cm;第三導絲桿與第四導絲桿之間間距為20-50cm;第四導絲桿與成紗器之間的間距為3-5cm。
進一步地,所述導絲器上均附加張力控制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92166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