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下姿態自動調整基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914902.4 | 申請日: | 2019-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79757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9 |
| 發明(設計)人: | 黎斌;姜壽紅;陳育忠;吳愛平;唐善軍;江巨恒;謝偉東;鐘漢濱;劉春標;喻德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交通運輸部廣州打撈局 |
| 主分類號: | E02D15/08 | 分類號: | E02D15/08;E02D29/07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張學府 |
| 地址: | 51029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下 姿態 自動 調整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下姿態自動調整基架,包括整平框架,所述整平框架是由兩個相互平行的基架縱梁和兩個相互平行的基架橫梁固定連接形成的方形框架,每個基架縱梁外側至少固定兩個液壓支腿,每個液壓支腿上均設有一個行程傳感器,每個所述基架橫梁的兩端均向上延伸設有支承臺,所述支承臺上設有壓力傳感器,所述支承臺上對應設有一端伸出水位線的測量桿,所述測量桿的頂部設有GPS接收機,所述基架橫梁上設有姿態儀;所述GPS接收機、壓力傳感器、行程傳感器和姿態儀均通過水下中繼器與所述水上控制系統通信連接。本裝置實現無潛水員或極少潛水員進入水下,從源頭上大大降低潛水員的安全風險,獲得最直接的水下施工安全保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下基槽整平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水下姿態自動調整基架。
背景技術
水下姿態自動調整基架主要用于水下基槽整平施工,是水下自動整平裝備的主要組成部分。目前施工的多條沉管法隧道在沉管控制過程中都是使用傳統的水下整平系統,靠大量潛水員進人水下,通過人工鋪設整平導軌、人工填補碎石進行水下整平。通過水下人工整平雖然一次投入成本低、但是勞動強度大、安全風險大、施工效率低,無法保障水下施工安全。當前基架搭載平臺需要人工調整,由于人工水下作業,受到水深壓力的限制,人工作業困難,潛水整平的有效作業時間短,作業效率低,且勞動強度大,不能有效精確的進行測量定位,費時費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水下姿態自動調整基架,能夠大大減少潛水工作,實現無潛水員或極少潛水員進入水下,從源頭上大大降低潛水員的安全風險,獲得最直接的水下施工安全保障。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是:
一種水下姿態自動調整基架,包括整平框架,所述整平框架是由兩個相互平行的基架縱梁和兩個相互平行的基架橫梁固定連接形成的方形框架,每個基架縱梁外側至少固定兩個液壓支腿,每個液壓支腿上均設有一個行程傳感器,每個所述基架橫梁的兩端均向上延伸設有支承臺,所述支承臺上設有壓力傳感器,所述支承臺上對應設有一端伸出水位線的測量桿,所述測量桿的頂部設有GPS接收機,所述基架橫梁上設有姿態儀;
還包括水上控制系統,所述GPS接收機、壓力傳感器、行程傳感器和姿態儀均通過水下中繼器與所述水上控制系統通信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該水下姿態自動調整基架至少具有兩個測量桿,每一所述支承臺上對應設有一個測量桿,每一所述測量桿頂部均設有GPS接收機。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具有兩個測量桿,分別設在與其中一個基架縱梁兩端連接的基架橫梁端上延伸的支承臺頂面上。
進一步地,每一個所述支承臺頂面的正中心對應設有一個所述壓力傳感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每個所述基架縱梁外側固定兩個液壓支腿。
進一步地,所述液壓支腿包括支撐掌和千斤頂,所述千斤頂通過萬向節與支撐掌連接,所述千斤頂的頂面對應設有一個所述行程傳感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基架縱梁上具有與基架縱梁頂面匹配的軌道梁,所述軌道梁上靠近所述基架橫梁處設有限位器,所述限位器上設有限位傳感器,所述限位傳感器與所述水下中繼器通信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水上控制系統包括液壓站、PLC控制器和PC機,所述液壓站由帶有快速接頭的高壓油管與PLC控制器上的液壓控制器連接,所述PC機與所述PLC控制器電性連接。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交通運輸部廣州打撈局,未經交通運輸部廣州打撈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91490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