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內科護理用簡易翻身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912608.X | 申請日: | 2019-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30151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4 |
| 發明(設計)人: | 毛洪娥 | 申請(專利權)人: | 毛洪娥 |
| 主分類號: | A61G7/057 | 分類號: | A61G7/057;A61H7/00 |
| 代理公司: | 山東博睿律師事務所 37238 | 代理人: | 曲成武 |
| 地址: | 262200 山東省濰坊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科 護理 簡易 翻身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內科護理用簡易翻身器,包括底墊,所述底墊內腔的中部設置有左氣囊、右氣囊,所述左氣囊及右氣囊的兩側分別設有上閥門、下閥門,所述上閥門的一端固定連接有上支管,所述底墊的上部設置有護頸氣囊,所述護頸氣囊的下側開設有雙口閥門,所述雙口閥門上固定套接有上支管,所述護頸氣囊的上側設有主進氣閥門,所述主進氣閥門的頂端固定連接有主進氣管。該內科護理用簡易翻身器,通過護頸氣囊的U型結構,使病人的頸部處于護頸氣囊的中部,U型結構的弧形側邊可以輔助病人更好的翻身,保證病人在身體翻轉的同時頸部及頭部也側翻。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內科護理用簡易翻身器。
背景技術
臨床上內科住院處經常會有一些因為癱瘓或病重而長期臥床的病人,這些病人由于無法自己翻身,長期下去容易產生褥瘡,嚴重的可能會危及生命,對這些病人護理時需要經常給他們翻身進行擦洗按摩或換床單被褥,每天十幾次甚至幾十次,是一項很繁重的勞動,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而搬動病人翻身時動作輕重不易把握,也不利于病人康復,對缺乏護理經驗的人還可能會加重病人病情。
現有的氣囊翻身器在給病人翻身后,不能更好的使病人保持側身狀態,無法有效解決病人翻身過度導致俯臥的問題;由于頸部相較于其他部位比較窄細,大部分的翻身器在翻身時不能很好的保護頸部,會造成身體側翻但頭部未側翻的情況,造成病人頸部受傷或者不適;另外由于氣囊一般是使用軟質橡膠制成,在未充氣狀態下多會堆疊產生褶皺,氣囊放置在病人的身下時,氣囊的褶皺會使病人產生不適感,甚至扎到病人的皮膚,危害病人的身體健康。
實用新型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內科護理用簡易翻身器,具備使用便利,可保護頸部、易于固定身體、可收納氣囊等優點,解決了以上背景技術中所提出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內科護理用簡易翻身器,包括底墊,所述底墊內腔的中部設置有左氣囊、右氣囊,所述左氣囊及右氣囊的兩側分別設有上閥門、下閥門,所述上閥門的一端固定連接有上支管,所述底墊的上部設置有護頸氣囊,所述護頸氣囊的下側開設有雙口閥門,所述雙口閥門上固定套接有上支管,所述護頸氣囊的上側設有主進氣閥門,所述主進氣閥門的頂端固定連接有主進氣管,所述主進氣管遠離主進氣閥門的一端與充抽氣泵的氣口固定連接,所述底墊的下部設置有固定氣囊,所述固定氣囊的表面開設有進氣口,所述進氣口的內部固定套接有下支管,所述下支管遠離固定氣囊的一端與下閥門固定連接,所述底墊的表面設有按摩點,所述底墊的表面開設有上氣囊槽、左側氣囊槽、右側氣囊槽以及下氣囊槽。
優選的,所述固定氣囊設置為山字型。
優選的,所述護頸氣囊設置為U型。
優選的,所述左氣囊以及右氣囊設置為日字型。
優選的,所述雙口閥門設置有兩個出口,且兩個出口分別與左氣囊、右氣囊上側的上支管固定套接。
優選的,所述按摩點的高度范圍是0.5厘米至1厘米。
優選的,所述上氣囊槽、下氣囊槽、左側氣囊槽以及右側氣囊槽開設在底墊的表面上且位于按摩點的間隙中,所述上氣囊槽、下氣囊槽、左側氣囊槽和右側氣囊槽與其對應位置的氣囊形狀相同。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內科護理用簡易翻身器,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毛洪娥,未經毛洪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91260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