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放射性污染材料活度連續甄別的探測器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908409.1 | 申請日: | 2019-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60499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明(設計)人: | 何錚;陳鋼;朱雙華;張永旺 | 申請(專利權)人: | 博思英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T1/167 | 分類號: | G01T1/167;B07C5/34;B07C5/02;B07C5/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萬思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94 | 代理人: | 姜楠楠 |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陽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放射性 污染 材料 連續 甄別 探測器 組件 | ||
本申請公開了用于放射性污染材料活度連續甄別的探測器組件,涉及輻射檢測領域。探測器組件設置在第一傳送裝置和第二傳送裝置處,第一傳送裝置上方布置有入口料斗。所述探測器組件包括第一至第三探測器。第一探測器及第二探測器對應布置在入口料斗的兩側。第一探測器用于測量位于入口料斗上游的放射性活度。第二探測器用于測量待分揀材料的放射性活度及測量所有放射性總計數率。第三探測器布置在所述第二傳送裝置局部區域的上方,用于測量待分揀材料的放射性活度。本申請的利用第一及第二探測器實現快速測量,利用第三探測器選擇感興趣區,實現特定放射性核素的識別與分析并可有效降低探測下限,提高效率,從而實現高效、連續、可靠地甄別。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輻射檢測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放射性污染材料活度連續甄別的探測器組件。
背景技術
放射性表面活度測量不僅在核科學、輻射防護等領域常常遇到。而且在工業、農業、生物、醫藥、環境科學等領域的研究和應用中都會遇到?;疃葴y量是測定物質中所含放射性核素的量。
待分揀處理的固體材料受到人工或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污染。受污染固體材料在物理和放射性特性上可以是均勻的也可是非均勻的,其通常與其它未受污染的各類固體材料混合,如土壤、石塊、砂礫、沙子、混凝土、粉碎的金屬或小體積碎片等。由于“非污染”與放射性元素污染固體材料混合存在,而導致放射性材料甄別效率不高,不易實現受污染混合材料的減容,以達到降低污染材料的運輸、處置成本的目的?,F有國際上領先的土壤分揀設備采用兩個塑料閃爍探測器對受放射性污染土壤進行甄別分選,其測量效率較高,但無法對土壤中的核素進行原位識別,甄別受天然核素、干擾性核素影響,從而在精準性、可靠性方面有所欠佳。故而對于大批量存在的放射性污染固體材料,如何在原位進行自動、高效、連續、可靠地甄別和分揀是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申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或緩減解決上述問題。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用于放射性污染材料活度連續甄別的探測器組件,設置在傳送裝置處,用于放射性污染材料活度的連續甄別,所述傳送裝置包括第一傳送裝置和第二傳送裝置,它們且沿放射性污染材料輸送方向依次設置,均用于輸送待分揀材料,所述第一傳送裝置局部區域的上方布置有入口料斗,用于通過待分揀材料,所述探測器組件包括:
第一至第三探測器,其中,第一探測器及第二探測器對應布置在所述入口料斗的兩側,所述第一探測器用于測量位于所述入口料斗上游的放射性活度,用于測量不同宇宙輻射、大地輻射和無待分揀材料的輸送帶的殘余活度,所述第二探測器用于測量待分揀材料的放射性活度,用于測量所有放射性總計數率,所述第三探測器布置在所述第二傳感器之后、回收分揀裝置之前的傳送裝置處,用于識別待分揀材料中所含放射性元素種類并測量其放射性活度。
可選地,所述的探測器組件采用連續差值方法對連續材料流進行甄別分選,通過所述第一至第三探測器的測量,從所述第二探測器的總計數或比活度中扣除所述第一探測器的測量值,再扣除所述第三探測器的給出的干擾性放射性元素的計數率或放射性比活度,得出受污染材料中放射性特定核素的凈計數或比活度,進行閾值判別,以實現10噸~150噸/小時的固體材料處理速度,探測下限可達0.05Bq/g。
可選地,每一探測器中的所有不活躍表面配備有屏蔽防護件,用于衰減環境背景噪聲,所述探測器組件還包括輻射屏蔽擋板,所述輻射屏蔽擋板對應布置在每一探測器對應的傳送裝置的下方,所述輻射屏蔽擋板與對應的傳送裝置相平行,所述輻射屏蔽擋板用于衰減大地背景噪聲。
可選地,所述第一探測器和所述第二探測器均為伽瑪輻射探測器,所述第三探測器為伽瑪能譜探測器。
可選地,所述第一探測器及所述第二探測器安裝在距離所述入口料斗兩側的相同距離處,以及安裝在距離所述第一傳送裝置的相同高度處??蛇x地,所述第三探測器布置在所述第二傳送裝置局部區域的上方。
可選地,所述第三探測器布置在所述第二傳感器之后的所述第一傳送裝置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博思英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經博思英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90840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