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減振器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907331.1 | 申請日: | 2019-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46097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5 |
| 發明(設計)人: | 趙廷香;蔡蘇秦;束銀輝;劉雷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3G7/08 | 分類號: | F03G7/08;F03C2/30;B60K25/10;H02K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諾創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劉金峰 |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減振器 設備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減振器設備,包括減振器、液壓發電機和與所述液壓發電機電連接的蓄電器;所述減振器包括減振器套筒和設置在所述減振器套筒內的活塞;在所述減振器套筒的頂部安裝有套筒頂蓋,所述活塞上連接有活塞桿,所述活塞桿的端部穿出所述套筒頂蓋;所述減振器套筒內具有套筒儲油腔,所述活塞滑動地安裝在所述套筒儲油腔內,在所述活塞上設置有上下貫通的活塞通孔;所述液壓發電機具有電機進液口和電機出液口,所述電機進液口和電機出液口分別與所述套筒儲油腔連通。該減振器設備可以合理回收懸架系統的振動能量,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和燃油經濟性,降低成本,對于電動車,可以提高其行駛里程。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減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減振器設備。
背景技術
當前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在保證品質的基礎上,各汽車廠商都在致力于優化工藝,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和燃油經濟性,以節約能源,降低成本,同時,又能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整車乘坐舒適性和操控性等。
現有整車電控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則需要更多的能量,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客戶對整車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減振器系統需要根據客戶和路況來實時調節其性能,以實現所需的整車性能,進而提供更好的乘坐舒適性和整車操控性能。
傳統減振器沒有將車輛振動時產生的能量回收和利用,對能量回收和利用還需改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后回收能量的減振器設備。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提供一種減振器設備,包括減振器、液壓發電機和與所述液壓發電機電連接的蓄電器;
所述減振器包括減振器套筒和設置在所述減振器套筒內的活塞;
在所述減振器套筒的頂部安裝有套筒頂蓋,所述活塞上連接有活塞桿,所述活塞桿的端部穿出所述套筒頂蓋;
所述減振器套筒內具有套筒儲油腔,所述活塞滑動地安裝在所述套筒儲油腔內,在所述活塞上設置有上下貫通的活塞通孔;
所述液壓發電機具有電機進液口和電機出液口,所述電機進液口和電機出液口分別與所述套筒儲油腔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減振器套筒包括內套筒、外套筒和位于所述內套筒和所述外套筒之間的中間套筒;
所述套筒儲油腔包括內儲油腔、中間儲油腔和外儲油腔;
所述內儲油腔位于所述內套筒內,所述中間儲油腔形成在所述中間套筒與所述內套筒之間,所述外儲油腔形成在所述外套筒與所述中間套筒之間;
所述內套筒的底部設置有間隔在所述內儲油腔與所述外儲油腔之間的間隔閥,在所述間隔閥上設置有間隔閥通孔;
所述活塞安裝在所述內儲油腔內,并將所述內儲油腔分隔為上儲油腔和下儲油腔;
在所述內套筒上設置有連通所述上儲油腔與所述中間儲油腔的套筒開口;
所述電機進液口與所述中間儲油腔連通,所述電機出液口與所述外儲油腔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液壓發電機還包括發電機殼體、葉輪、轉軸和電磁線圈;
所述發電機殼體內具有殼體儲油腔,所述電機進液口和所述電機出液口設置在所述發電機殼體上;
所述葉輪位于所述殼體儲油腔內,所述電磁線圈安裝在所述發電機殼體內,并位于所述殼體儲油腔的外側;
所述轉軸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發電機殼體內,所述轉軸的一端與所述葉輪連接,其另一端穿過所述電磁線圈;
所述電磁線圈通過導線與所述蓄電器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發電機殼體安裝在所述外套筒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未經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90733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飼料定量投放設備
- 下一篇:一種氣體顆粒物過濾膜的自動換膜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