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建筑垃圾分類回收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891036.1 | 申請日: | 2019-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35849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厲玲玲;尉保勝;朱玲玲;趙明明;鄭大翅 | 申請(專利權)人: | 商丘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9B3/00 | 分類號: | B09B3/00;B09B5/00;B02C21/00;B02C13/02;B02C13/30;B02C4/08;B02C4/42;B02C4/28;B02C23/14;B03C1/26;B03C1/30 |
| 代理公司: | 鄭州金派特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67 | 代理人: | 周文謙 |
| 地址: | 476000***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垃圾 分類 回收 處理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垃圾分類回收處理裝置,包括本體,本體上側的進料箱通向第一破碎箱,第一破碎箱內相互平行的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上設有用于初步破碎的第一破碎輪,第一破碎箱下側通向第二破碎箱,第二破碎箱內相互平行的第一轉筒和第二轉筒上設有用于進一步破碎的第二破碎輪,第二破碎箱下側的下料口通向分料箱,分料箱側面的第二料箱內設有用于分離鋼材的第一電磁機構和第二電磁機構,且分料箱內設有用于攪拌建筑垃圾促進分離的螺旋葉片,分料箱下側與第一料箱之間設有濾網;本實用新型對建筑垃圾兩側破碎不僅破碎噪聲小,而且破碎效果更好,方便建筑垃圾的二次利用,而且依靠電磁機構將鋼筋與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分離,分類處理效果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垃圾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建筑垃圾分類回收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建筑業也同時快速發展,相伴而產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中國正處于經濟建設高速發展時期,每年不可避免的產生數億噸的建筑垃圾,然而,由于建筑垃圾分類處理需要額外的費用,施工單位為了節省成本,通常將建筑垃圾未經任何處理,便運往郊外或鄉村,露天堆放或填埋,不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清運和堆放過程中的遺撒和粉塵、灰沙飛揚等問題又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另外,大多數城市建筑垃圾堆放地的選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隨意性,留下了不少安全隱患,施工場地附近多成為建筑垃圾的臨時堆放場所,由于只圖施工方便和缺乏應有的防護措施,在外界因素的影響下,建筑垃圾堆出現崩塌,阻礙道路甚至沖向其他建筑物的現象時有發生,在郊區,坑塘溝渠多是建筑垃圾的首選堆放地,這不僅降低了對水體的調蓄能力,也將導致地表排水和泄洪能力的降低。
為了合理利用建筑垃圾,節省建筑成本,現有方法之一是將建筑垃圾運送到相關垃圾處理企業進行統一處理,將體積較大的建筑垃圾破碎成粉末,生產成再生磚、砌塊、墻板、地磚等建材制品,或者經破碎碾磨成粉體材料作為替代粉煤灰、礦渣粉、石粉等材料與混凝土摻合料使用,此方法,建筑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率高,但在運送途中產生的粉塵,灰沙會對空氣造成嚴重污染,而且不但運輸成本高昂,垃圾處理相關設備成本高昂,只適用于專門從事可再生建筑加工企業,普及范圍有限,另一種方法是人工將較大體積的建筑垃圾破碎成較小體積的建筑垃圾,使建筑垃圾中的鋼筋與混凝土分離,將鋼筋挑選出來后,再次利用破碎機將建筑垃圾進行破碎,之后破碎后的建筑垃圾代替粉煤灰、礦渣粉、石粉等材料與混凝土摻合使用,此方法能夠最大化的回收鋼材,同時最大化利用建筑垃圾,而且一般直接在建筑場地進行,不需要對建筑垃圾進行運輸,但人工破碎大體積建筑垃圾費時費力,效率低,為更合理利用建筑垃圾而設置的破碎機構破碎功能有限,難以破碎大體積建筑垃圾,效率低下,缺少專門從事可再生建筑加工企業大型設備相關的分類功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建筑垃圾分類回收處理裝置,以解決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建筑垃圾分類回收處理裝置,包括本體,本體的進料口通向第一破碎箱,第一破碎箱下側通向第二破碎箱,第二破碎箱下側設有下料口通向分料箱,分料箱下側設有動力箱和第一料箱,動力箱內第三電機的第三轉軸貫穿分料箱至下料口,且第三轉軸側面設有螺旋葉片,分料箱側面設有第二料箱,第一料箱和第二料箱右側分別設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第二料箱與第一料箱之間設有傳動箱,第一料箱下側面固定連接支腿,第二料箱內環形均勻分布第一電磁機構,且第一電磁機構外側設有第二電磁機構,所述第一電磁機構的固定棒上端與下料口下側面固定連接,且固定棒下端貫穿至第一吸盤上側面,第一吸盤下側面與第四轉軸上端固定連接,第四轉軸位于傳動箱內部的下端與第三傳動輪固定連接,相鄰第一吸盤之間設有擋塊,固定棒與第四轉軸豎直中心線重合,第一吸盤以固定棒為中心環形均勻分布,固定棒與第一鐵芯一端接觸連接,第一鐵芯另一端與第一吸盤內側面固定連接,第一鐵芯上纏繞有第一線圈;所述第二電磁機構的第二鐵芯一端與本體固定連接,且第二鐵芯另一端與第二吸盤后側固定連接,第二鐵芯側面纏繞有第二線圈,且第二線圈外側的防護套筒兩端分別與本體和第二吸盤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商丘師范學院,未經商丘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89103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