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調整蒜種芽尖向上的蒜種調向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883604.3 | 申請日: | 2019-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07600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棲楠;劉浩;趙付贊;李蒙;李大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大玉 |
| 主分類號: | A01C7/20 | 分類號: | A01C7/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調整 蒜種芽尖 向上 蒜種調 機構 | ||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調整蒜種芽尖向上的蒜種調向機構。包括盒體,所述盒體內裝配有若干組調向器和若干個均水器,所述均勻配水器與每一組調向器一一對應;各組調向器中所包括的調向器的數量相同,每個均水器都配置有與每組調向器中調向器數量相對應的分水嘴,每個分水嘴上安裝有電磁閥;所述調向器包括上筒體和下筒體;所述上筒體的下端側壁上裝配有與其筒壁切線相交的進水嘴,每組調向器的進水嘴分別通過軟管與電磁閥的出水口相連接。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芽尖向上直立種植的技術性難題,克服了大蒜機械化種植技術的技術阻礙,為大蒜種植規模化、機械化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和市場價值。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調整蒜種芽尖向上的蒜種調向機構。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世界上重要的大蒜生產國與出口國,產量約為1258萬t,占全球產量的76.6%,大蒜常年種植面積約60萬hm2,涉及到蒜農500萬戶多,在我國農產品貿易中居主導地位。隨著人們對大蒜的需求量不斷的增加,中國的大蒜種植已向規模化、機械化方向發展。大蒜機械化種植是我國大蒜生產過程中的難點之一,因為大蒜種子形狀不規則且需芽尖向上直立種植,使大蒜機械化種植技術的發展遇到重重阻礙,目前,還沒有可以高效且種植效果好的大蒜播種機,致使其種植主要全靠人工,勞動強度大、效率低。
當前,市場上已出現了一些大蒜種植機,但現有的大蒜種植機大多不能實現蒜種芽尖向上立直種植,能夠實現蒜種芽尖向上立直種植的也多為人工輔助定向排種,作業速度較慢,立直種植率也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調整蒜種芽尖向上的蒜種調向機構,以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調整蒜種芽尖向上的蒜種調向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頂部敞口的盒體,所述盒體內裝配有若干組調向器和若干個均水器,所述均勻配水器與每一組調向器一一對應;各組調向器中所包括的調向器的數量相同,每個均水器都配置有與每組調向器中調向器數量相對應的分水嘴,每個分水嘴上安裝有電磁閥;所述調向器包括上筒體和下筒體,所述上筒體的直徑大于下筒體的直徑;所述上筒體的下端側壁上裝配有與其筒壁切線相交的進水嘴,每組調向器的進水嘴分別通過軟管與電磁閥的出水口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盒體的底板上設置有若干個裝配孔,所述裝配孔的內徑與所述下筒體的外徑相匹配,所述下筒體貫穿裝配孔,并固定在盒體的底板上。
優選的,所述上筒體的筒壁上部均勻設置有若干列透水孔,每一列透水孔的數量為3個,從上到下縱向排布。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在工作時,當有蒜種落入調向器時,電磁閥打開,均水器向上筒體內注水,水流在上筒體內壁由下向上呈螺旋狀流動,由于蒜瓣的重心位于靠近其弧形部位的中下位置,在螺旋狀水流的催動作用下,原本不規則落在上筒體內的蒜瓣瞬間調整為芽尖向上的直立狀態,電磁閥關閉的瞬間,蒜種保持該直立狀態向下落入播種嘴中,從而實現蒜種芽尖向上的直立種植。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芽尖向上直立種植的技術性難題,克服了大蒜機械化種植技術的技術阻礙,為大蒜種植規模化、機械化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和市場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調向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大玉,未經李大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88360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陶瓷加工印花用原料混料裝置
- 下一篇:一種大蒜種植機的負壓選種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