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金剛線輪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881330.4 | 申請日: | 2019-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38972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4 |
| 發明(設計)人: | 楊東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疆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D5/04 | 分類號: | B28D5/04;B28D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孟阿妮;張小勇 |
| 地址: | 835800 新疆維吾爾自***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剛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金剛線輪裝置,涉及單晶硅和多晶硅的開方設備領域,主要目的是防止切割室內金剛線輪表面粘附硅泥,避免轉動的金剛線輪動態失衡。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技術方案為:一種金剛線輪裝置,該裝置包括:輪體、軸端外殼和端面外殼。輪體包括輪盤和固定連接于輪盤一端面的中心軸,中心軸轉動連接于移動切割板上,輪盤具有多個孔槽,多個孔槽均勻分布在輪盤上;軸端外殼連接有多個第一連接部,軸端外殼套接于中心軸,并覆蓋輪盤的一端面;端面外殼連接有多個第二連接部,且覆蓋輪盤的另一端面,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經孔槽相連接,用于將軸端外殼和端面外殼安裝于輪盤的兩端面。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單晶硅和多晶硅的開方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金剛線輪裝置。
背景技術
在單晶硅和多晶硅開方設備中,金剛線被金剛線輪運載和導向,用于切割硅材料。金剛線輪作為金剛線的載體和動力,被大量使用。按用途不同,又分為繞線輪和切割線輪。
由于金剛線切割工藝的特點,切割室內的金剛線輪表面被堆積了大量的硅泥,有些部分的硅泥已趨于固化。
在執行上述工藝時,實用新型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
給清潔和維修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每次維修時,清理金剛線輪上與工具連接部位的硅泥,都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
因為硅泥的堆積,破壞了金剛線輪原有的動平衡,造成金剛線輪軸承使用壽命縮短,更換頻次增加,同時也耗能并且加劇了整機的振動。
因為堆積的硅泥增加了整個輪系的慣性,使得在輪系啟動或加速時,加劇了主動輪槽的磨損。在輪系停止或減速時,出現一部分區段的金剛線張力過大超載,從動輪輪槽磨損加劇。另外一部分區段的金剛線張力過小松弛,金剛線脫槽斷線。增加了金剛線輪系的維修更換時間。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金剛線輪裝置,主要目的是防止切割室內金剛線輪表面粘附硅泥,避免轉動的金剛線輪動態失衡。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金剛線輪裝置,該裝置包括:輪體、軸端外殼和端面外殼。所述輪體包括輪盤和固定連接于所述輪盤一端面的中心軸,所述中心軸轉動連接于移動切割板上,所述輪盤具有多個孔槽,多個所述孔槽均勻分布在所述輪盤上;所述軸端外殼連接有多個第一連接部,所述軸端外殼套接于所述中心軸,并覆蓋所述輪盤的一端面;所述端面外殼連接有多個第二連接部,且覆蓋所述輪盤的另一端面,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連接部經所述孔槽相連接,用于將所述軸端外殼和所述端面外殼安裝于所述輪盤的兩端面。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可選的,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連接部形成扣合結構。
可選的,所述第一連接部的端部為第一磁鐵,所述第二連接部的端部為第二磁鐵,所述第一磁鐵和所述第二磁鐵的相反磁性的磁極相貼合。
可選的,多個所述孔槽均呈圓形。
可選的,多個所述孔槽均呈圓弧形,且位于同一圓周。
可選的,所述第一連接部穿過所述孔槽,或者所述第二連接部穿過所述孔槽。
可選的,所述第一連接部設置有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連接部設置有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相互配合,用于防止所述軸端外殼和所述端面外殼相對滑動。
可選的,所述軸端外殼和所述中心軸過盈配合。
可選的,所述軸端外殼中心設置有環形槽,所述環形槽套接于所述中心軸,所述環形槽和所述輪體之間的縫隙構成迷宮密封。
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金剛線輪裝置至少具有下列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疆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未經新疆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88133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轉子組件結構
- 下一篇:一種高效濕法混合制粒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