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產生攜帶軌道角動量的貝塞爾波束的人工電磁表面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859851.X | 申請日: | 2019-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11104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1 |
| 發明(設計)人: | 楊賢航;周永剛;王佳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Q15/24 | 分類號: | H01Q15/24;H01P1/18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賀翔 |
| 地址: | 2100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產生 攜帶 軌道角動量 貝塞爾 波束 人工 電磁 表面 | ||
1.用于產生攜帶軌道角動量的貝塞爾波束的人工電磁表面,其特征在于,包含若干第一移相單元和若干第二移相單元;
所述第一移相單元、第二移相單元均由上至下包含第一金屬層、第一介質基板層、第二金屬層、第二介質基板層、第三金屬層;所述第一金屬層、第三金屬層均為正方形,邊長為a;所述第一介質基板層、第二介質基板層均為正方形,邊長為b,且b大于等于a;
所述第一移相單元的第二金屬層為正方形,邊長為b,其上設有第一至第六縫隙,所述第一縫隙、第二縫隙相互垂直,形成中心位于第二金屬層中心的十字形縫隙;所述第三縫隙、第五縫隙分別在其中點處和所述第一縫隙的兩端垂直相連,所述第四縫隙、第六縫隙分別在其中點處和所述第二縫隙的兩端垂直相連,且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縫隙分別和第二金屬層的四條邊一一對應平行;所述第一至第六縫隙形成的圖形關于第二金屬層的中心對稱;
所述第二移相單元的第二金屬層為方框,其外框的邊長為b;
所述第一移相單元的相位補償量范圍為0到180°之間,所述第二移相單元的相位補償量范圍為180°到360°之間;
所述若干第一移相單元和若干第二移相單元陣列排布形成人工電磁表面,令人工電磁表面的中心為原點,經過原點且垂直于人工電磁表面的直線為z軸,任一移相單元的中心相對原點到的坐標為(x,y),該移相單元的相位補償量式中,λ是工作頻率下的波長,β是貝塞爾波束射出方向和z軸的夾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859851.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造紙上漿系統
- 下一篇:一種安裝便捷的吸頂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