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豎向固體蠟自動涂蠟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851454.8 | 申請日: | 2019-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09976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1 |
| 發明(設計)人: | 葉燦雄;歐達華;王勇杰;陳丕立;梁為棟;梁紹明;梁國亮;余敬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凌豐五金裝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57/04 | 分類號: | B24B57/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黃培智;朱聰聰 |
| 地址: | 5274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豎向 固體 自動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豎向固體蠟自動涂蠟裝置,包括底座、用于安裝固體蠟條并將固體蠟條接觸拋光輪表面的推蠟裝置、用于調節推蠟裝置高度的升降裝置、以及用于設置涂蠟初始位置及工作過程中補償因拋光輪磨損直徑變小后位置變化的補償調節裝置;補償調節裝置安裝在底座上,以拋光輪方向為前方,升降裝置安裝在補償調節裝置上且可沿其前后滑行移動;推蠟裝置安裝在升降裝置上且可沿其上下滑動實現升降;裝置還包括與推蠟裝置、升降裝置、補償調節裝置相連且對其進行監控與控制的控制系統。本裝置能實現將固體蠟條全自動涂抹到拋光輪上,取代手工操作,其操作簡單,可靠性高,節省拋光耗材,為全自動拋光系統的實現提供了必要條件。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拋光工序相關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豎向固體蠟自動涂蠟裝置。
背景技術
不銹鋼鍋具表面拋光處理工序,需要給拋光輪涂抹拋光蠟,傳統的手工操作中,均為工人手拿著固體蠟涂抹到高速旋轉拋光輪上此操作危險性極大,容易出現嚴重的工傷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豎向固體蠟自動涂蠟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豎向固體蠟自動涂蠟裝置,包括底座、用于安裝固體蠟條并帶動固體蠟條水平方向前后移動而接觸拋光輪表面的推蠟裝置、用于調節推蠟裝置高度的升降裝置、以及用于設置涂蠟初始位置及工作過程中補償因拋光輪磨損直徑變小后位置變化的補償調節裝置;所述補償調節裝置安裝在所述底座上,以拋光輪方向為前方,所述升降裝置安裝在所述補償調節裝置上且可沿其前后滑行移動;所述推蠟裝置安裝在所述升降裝置上且可沿其上下滑動實現升降;裝置還包括與所述推蠟裝置、升降裝置、補償調節裝置相連且對其進行監控與控制的控制系統。
升降裝置的設置,可將固體蠟條升降,把蠟均勻涂抹在拋光輪上;推蠟裝置可帶動蠟條前后移動,使蠟條接觸拋光輪表面;補償調節裝置可使升降裝置帶動圖蠟裝置進行前后滑行,使得涂蠟裝置靠近拋光輪進行涂蠟;控制系統可對推蠟裝置、升降裝置、補償調節裝置進行監控及控制。
所述補償調節裝置包括底板、由三相電機驅動的蝸輪蝸桿減速機、第一直線軸承、梯牙絲桿、絲杠螺母轉換座、導軌和第一帶座軸承;所述蝸輪蝸桿減速機、導軌分別安裝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梯牙絲桿通過所述第一帶座軸承安裝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梯牙絲桿的一端與所述蝸輪蝸桿減速機相接,所述絲杠螺母轉換座內設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套設在所述梯牙絲桿上;所述第一直線軸承安裝在所述導軌上且可沿其滑動,所述第一直線軸承及所述絲杠螺母轉換座安裝在所述升降裝置底部。蝸輪蝸桿減速機,為整套裝置前后移動提供動力,調節涂蠟初始位時,三相電機常通電可快速移動,補償位置時,三相電機間歇通電,位置輕微移動;梯形絲桿和第一螺母,由蝸輪蝸桿減速機驅動,將旋轉運動轉變為直線運動;導軌與第一直線軸承,起承托和導向作用,使涂蠟裝置可以直線滑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凌豐五金裝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凌豐五金裝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85145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拋石層錨桿成孔輔助裝置
- 下一篇:一種萬向波紋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