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北斗電力計量通信天線的開關控制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823584.0 | 申請日: | 2019-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18178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4 |
| 發明(設計)人: | 羅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陽鳴奇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C17/02 | 分類號: | 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 地址: | 550002 貴州省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北斗 電力 計量 通信 天線 開關 控制電路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北斗電力計量通信天線的開關控制電路,它包括:北斗遠程通信模塊,北斗遠程通信模塊與北斗電力計量通信終端導線連接,北斗遠程通信模塊與自動開關控制模塊導線連接;自動開關控制模塊與天線導線連接;解決了現有技術在電力計量中采用的北斗電力計量通信終端與模塊連接的天線在發射瞬間的功耗較大,過大的天線負載電流對電力計量終端存在影響和損壞等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力計量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北斗電力計量通信天線的開關控制電路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在公網能夠覆蓋的地方,電力系統計量數據通信主要采用的是2G/3G/4G無線公網通信方式,通過插接在電力計量終端(低壓集中器、負控終端等)上的遠程通信模塊實現。北斗短報文技術在電力計量領域的應用,則解決了偏于地區、山區等公網無法覆蓋區域的電力抄表問題,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是,因為北斗短報文通信終端在通信瞬間的耗電量非常大,所以終端的供電方式是一個比較難以處理的技術問題。早期的北斗電力計量通信終端(蘑菇頭形式)主要直接或者間接地采用220V交流電源,這樣就必然存在220V交直流轉換等電路,因此通信終端的尺寸就比較大且耗電量比較大;最致命的是終端的取電方式對于電力系統來講存在著安全隱患。
如果將蘑菇頭形式的北斗電力計量通信終端壓縮成跟插接在電力計量終端上的遠程通信模塊一致,這就解決了現有北斗通信終端尺寸大、功耗大以及影響電力安全的弊端。但是電力計量終端輸出給遠程通信模塊的電源功率有限,正常情況下的輸出電流約500mA,而與模塊連接的天線在發射瞬間的功耗較大,過大的天線負載電流對電力計量終端存在影響和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北斗電力計量通信天線的開關控制電路,以解決現有技術在電力計量中采用的北斗電力計量通信終端與模塊連接的天線在發射瞬間的功耗較大,過大的天線負載電流對電力計量終端存在影響和損壞等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
一種北斗電力計量通信天線的開關控制電路,它包括:北斗遠程通信模塊,北斗遠程通信模塊與北斗電力計量通信終端導線連接,其特征在于:北斗遠程通信模塊與自動開關控制模塊導線連接;自動開關控制模塊與天線導線連接。
所述北斗遠程通信模塊與自動開關控制模塊通過同軸電纜連接。
自動開關控制模塊包括RF與DC分離單元,RF與DC分離單元輸入端與北斗遠程通信模塊輸出端連接;RF與DC分離單元輸出端與濾波單元輸入端連接;濾波單元輸出端分別與功率放大單元輸入端和場強檢測單元輸入端連接;場強檢測單元輸出端與門限比較單元輸入端連接;門限比較單元輸出端與功放開關控制單元輸入端連接;功率放大單元輸出端與天線連接。
RF與DC分離單元包括扼流電感L3、電容C23、電容C27、電容C28和電容C30;電容C23、電容C27、電容C28和電容C30并聯后與扼流電感L3串聯連接。
濾波單元采用濾波器NDF9219,濾波器NDF9219輸出端與電容C17串聯,通過電容C17將射頻信號送至功率放大單元和場強檢測單元。
場強檢測單元為射頻功率檢測控制芯片AD8314。
門限比較單元為比較器LM111D。
功放開關控制單元包括晶體管MMBT2222A和場效應管SI2399DS;晶體管MMBT2222A與場效應管SI2399DS連接。
功率放大單元包括射頻放大器PMA-5452+;射頻放大器PMA-5452+與LXK6618連接。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陽鳴奇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貴州陽鳴奇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82358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